財政部消息,2017年財政部以國有資本金注入方式向58戶中央文化企業增資12億元,其中,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投入8.7億元;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等投入2.9億元;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等投入0.4億元。
國資預算改革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充分體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要求。新預算管理模式突出講政治、講大局的原則,重點支持企業完成重組改制、科技創新、媒體融合和文化走出去等重大任務,70%資金用于支持大型骨干企業,促使企業發展規劃目標與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各項文化改革發展任務保持一致。
二是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文化企業力度。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在財政收支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國資預算調整投入結構,加大對文化領域的傾斜力度,從2011年的5.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2億元,投入翻了一番,推動中央文化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是實現國資預算管理模式創新。新預算管理模式轉變資金投入性質,將管理重心由管項目向管資本、管規劃轉變。引導企業科學制定發展戰略規劃,確定國資預算績效目標,投資發展內容更加突出政策性、導向性和前瞻性。
財政部表示,為優化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財政部正積極探索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改革。下一步,財政部將指導中央文化企業增強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研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國資預算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央視記者 溫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