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云南省交通廳原副廳長胡星對這句話可謂感同身受。他本以為潛逃至新加坡可以規避黨紀懲處,然而,暫時的逃脫無法帶來精神的解脫。國外既不是“避風港”,更不會給心里帶來安寧。他“整天忐忑不安,寢食不寧,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讓他‘惶惶不可終日’”,在追逃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下,胡星20余天后被勸返,接受應有的懲罰。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腐敗分子都不可能逍遙法外,他們戴上的不僅是有形的手銬,還有心里無形的枷鎖。很多落馬官員在懺悔書中這樣描述自己外逃后的“內心世界”:聽到遠處的警笛聲,常常心驚肉跳;看到身邊有人被抓,立即緊張異常;想到自己的違紀行為,終日提心吊膽,甚至夜不能寐。正是腐敗這個沉重的枷鎖,給他們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精神上的高度緊張,也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可見,欲望的口子一旦打開,腐敗的“毒品”一旦吸食,就會失去精神的自由。
在高壓反腐、震懾常在的今天,那些貪腐“虧心”者常常戰戰兢兢、草木皆兵。為了掩蓋所犯的錯誤、尋求精神的慰藉,他們可謂挖空了心思、想盡了招數。有的當起了“偽裝者”,臺上大講廉潔自律,平日生活節儉樸素,企圖用“廉潔形象”贏得好印象,用假象掩蓋真相;有的變成了“偽造者”,違規造假檔案,制作虛假合同,妄圖用錯誤掩蓋錯誤,蒙混過關;有的寄托于“算命者”,如海南省瓊海市委原副書記陳列雄多次找“大師”算命,認為“跟他說說心里就好受點”,寄希望于鬼神庇佑;有的設法找“保護者”,四處“拜碼頭”,編織“關系網”。凡此種種,無異于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終究難逃黨紀國法的懲處。
自律才有自由,守紀方能無虞。紀律是最好的“護身符”,守紀是最好的“安神湯”。曾國藩在遺囑中對子女有“四訓”,第一條就是“慎獨則心安”。這也啟示我們,黨員干部不論是在組織監督下,還是在無人監管時,都應堅守紀律規矩的底線,不越雷池一步,不碰紅線一下。始終以“廣廈千間,夜臥八尺”的淡泊之心用權,以“白袍點墨”的敬畏之心“防染”,以“不貪為寶”的律己之心慎初,方能真切感受“守王法夢里無驚”“畏法度者最快樂”的意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