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新華社發布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名單上共有2158人。其中,中共委員占39.8%,非中共委員占60.2%。平均年齡55.9歲。大學以上學歷1971名。56個民族都有人選進入全國政協。
從全國政協人事安排中,透露出哪些選人用人信號?
1
嚴把形象關
1月23日,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人選的推薦提名情況和建議名單,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了說明。尤權介紹,中共中央對全國政協換屆工作高度重視,明確了三大原則和要求:一是突出黨的領導;二是充分溝通協商;三是嚴格人選把關。
在嚴格人選把關方面,具體指嚴把人選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據思響哥了解,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提出,“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其中,“形象關”的說法頭一回出現,尤為引人關注。
因此,本屆政協委員的選拔把“形象”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之一。據介紹,人選都是在組織推薦提名、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經過層層篩選把關產生的,有的領導經驗豐富,有的在學術界和專業領域卓有建樹,有的在基層一線取得突出成績。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和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群眾基礎和社會形象較好。
這里所說的“形象”,并非是看五官外貌,而是看工作態度、與群眾關系、生活作風等方面,其一言一行都反映著個人的操守、素養。嚴把“形象關”也給選人用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增強鑒別能力,練就“火眼金睛”,警惕“形象設計”。不僅要注意黨員干部政治是否過硬、是否廉潔清正,還要留心留意黨員干部的風評和口碑,對于口碑差甚至有各種不雅綽號的黨員干部必須格外注意,摸清實情、精準畫像?!贰?a class="mr_1929050" href="http://www.iosapp77.com/news/view/1929050.html" target="_blank">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提的“形象關”是什么(解釋)
2
堅持事業為上
選人用人是門大學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人崗相適”,不相適則不利于工作推進。一個地方事業發展需要用什么樣的干部,就選用什么樣的干部,把適應事業發展和人民需要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思響哥注意到,本屆政協委員人選建議名單通盤考慮了各方面人選,很重要的一個導向便是“堅持事業為上”。
堅持事業為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黨的十九大強調,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梢哉f,“堅持事業為上”為新時代選人用人指明了方向。
堅持事業為上,要善用高素質專業化人才。中組部部長陳希曾在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層級較高的機關領導班子成員中一定要有熟悉本部門核心業務的專家。這樣才能提高班子的整體功能和決策水平,更好更快地推動事業發展。據了解,人選建議名單著眼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政協工作需要,注意安排了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有突出貢獻的人選。政協委員隊伍高素質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具體實踐中,堅持事業為上,應多考慮“該用誰”,而不是“誰該用”。一個地方的發展、一個單位的業務開展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就應該按照崗位需求找尋恰當人選,而不能反過來“因人找崗”,更不能把“人”與“崗”二者生拉硬套、簡單匹配。“人”與“崗”之間,應該“相看兩不厭”,彼此匹配。
3
重視基層一線
據報道,本屆政協委員,不僅注意安排了專家學者和有突出貢獻的人選,還增加了一線工人、農民數量,注意安排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工作者和基層醫護人員、公共衛生和疾控工作等方面的基層一線代表人選,使代表人選結構更具合理性。
重視基層一線人才,有助于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些是人民共同的期望。而只有在一線磨礪,才能真正和群眾心貼心,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和痛點,使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在基層一線培養和選拔干部,是我們黨一貫強調和堅持的干部工作方針。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
然而,當前一些年輕干部怕下基層、下一線,不愿意真正到“一線”崗位去鍛煉。一是畏難避戰,害怕自身能力不夠,無法應對基層的復雜形勢;二是怕苦怕累,害怕基層條件太艱苦,難以適應;三是私心作祟,害怕基層晉升渠道窄,沒有發展前途。
干部為什么要到基層歷練?習近平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書中暢談了自己的體會:
“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在遇到困難時想到這些,就會感到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否則,環境再好照樣會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