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情況通報》日前公布。截至2018年3月1日,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有23269家,相比2017年第一季度精簡近一半;其中,縣級以下政府網站1645家,相比2017年一季度減少九成多。此外,全國政府網站去年共發布政府信息3億4千5百萬條,回應公眾關切100萬余次。
建設——
去年收到并處理3千多萬條留言
此次,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隨機人工抽查各地區政府網站303個,總體合格率達95%。其中,北京等21個地區抽查合格率為100%;北京、天津、江蘇、海南、四川、云南、陜西連續四個季度抽查合格率達100%。
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共抽查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11639個,占運行總數的一半,總體合格率達95%。連續多個季度雙重抽查,為政府網站建設持續“加壓”。
抽查顯示,截至2018年3月1日,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有23269家,其中,縣級以下政府網站1645家。此外,去年,全國政府網站共發布政府信息3億4千5百萬條,發布解讀稿件86萬余篇,回應公眾關切100萬余次。
對不合格政府網站責任單位和人員的問責力度進一步加大。抽查結果顯示,共有272名責任人被問責,其中,196人被上級主管單位約談,29人作出書面檢查,35人被通報批評,12人被調離崗位或免職。
網民深度參與政府網站建設。據了解,2017年全年政府網站收到各類網民留言3400多萬條,辦結率98%。“我為政府網站找錯”平臺一季度收到網民有效留言13542條,總體辦結率達99%;內蒙古、江蘇、青海、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26個地區和部門留言按期辦結率達100%。該平臺已成為督促各級政府網站加強信息發布、提升辦事服務水平、強化互動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
監督——
2萬個政府網站首曬“年檢”報告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在政府網站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互動交流和辦事服務等方面劃出“硬杠杠”,并明確要求,從2017年度開始,逐年編制《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和《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
抽查顯示,目前,各省(區、市)、國務院各部門均按照《指引》要求發布了《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23027個政府網站首曬“年檢”報告,發布了《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占運行政府網站總數的99%。各省(區、市)政府門戶網站均開設專欄,集中發布本地區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
《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的指標內容側重機制建設,引導和要求各政府網站主管單位建立并完善這些機制;《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的指標內容更多考慮用戶使用,包括信息發布、專欄專題、解讀回應、辦事服務、互動交流、安全防護、移動新媒體、創新發展等。
政府網站建設如何、能否滿足公眾期待等,指標數據一目了然。網站監督指標更加指向公眾體驗。
不足——
在線服務還需升級
此次抽查對政府網站在線服務和互動交流等功能進行了專項檢查。結果顯示,部分政府網站還存在突出問題。
在線服務不便民。陜西省“永壽縣政務服務中心”網、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教育局”網等多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要素不全,缺少辦理依據、辦事流程、表格下載等。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教育局”網無搜索功能,廣東省“汕頭市公路局”網等網站搜索功能成擺設。
互動渠道不暢通。部分政府網站仍未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部分無互動交流欄目,一些政府網站建有互動欄目但長期不回應。比如,吉林省“吉林老齡網”、河南省“輝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等。
此外,網站運維管理仍需處理好“底線”問題。
網站管理不到位。一些政府網站存在逃避監管的現象,比如,“遼寧省社會組織網”未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中填報,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那曲物流中心管理局”網、上海市浦東新區“曹路鎮人民政府”網首頁長期不更新,甚至發稿日期存在造假行為。
域名標識不規范。山西省“晉城市中小企業局”網、重慶市“璧山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公眾信息網”等網站域名仍以“.com”為后綴。山東省濟寧市袞州區“袞州公共資源交易網”等網站網頁底部功能區未列明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