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王 晨
(2018年5月26日)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生機勃發、綠意盎然的初夏時節,我們與世界各國的嘉賓相聚在“多彩貴州”“爽爽貴陽”,共同出席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共謀推動大數據國家戰略。習近平主席專門發來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大數據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貴州的親切關懷。在此,謹對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中外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深入了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總書記關于大數據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國大數據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世界各國都把推進數字經濟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數據生產群體,網民數量、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數據資源大國。我國先后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發布了《大數據應用藍皮書》。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國大數據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一些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一些重要行業領域應用不斷深化,涌現出一大批大數據新企業、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價值。中國貴州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自2015年成功舉辦以來,已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化和產業化的高端專業平臺。特別是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貴州大數據產業已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一張靚麗的新名片。一棵郁郁蔥蔥的“智慧樹”正茁壯成長,一個價值連城的“鉆石礦”正閃爍光芒。2018數博會以“數化萬物·智在融合”為主題,將集中展示我國乃至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通過這次盛會,相信各位來賓能夠充分親身感受貴州大數據發展速度,“數字中國”的發展質量。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作為支撐。下面我就“加快大數據創新應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談幾點認識,與大家交流。
一要推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我國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隨著各領域對信息化、智能化等深層次應用技術需求的逐漸增大,將繼續推動大數據采集、存儲、分析、流通等各環節技術創新與升級。我們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加快大數據核心技術攻關,建立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要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動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發展眾包設計,用戶參與設計、云設計等新興研發模式,大力培育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推動數據處理加工交易、智能終端產品制造、電子商務等產業創新發展。要堅持數據開放、市場主導,以數據為紐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培育造就一批大數據領軍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二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和行動的實施,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數字經濟總量已超過22萬億元,約占GDP比重的30%。我們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發展大數據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一體發展,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要以大數據引領工業轉型升級,努力提升制造全過程、產業全鏈條、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努力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三要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一場經濟變革,也是一場國家治理的變革,正有力地推動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現代化,日益成為社會管理、政府治理的“幕僚高參”。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各方面、各領域迫切需要政府治理加快向開放治理、協同治理、主動服務、精細管理轉變,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示范,推進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信用、政府治理大數據應用,構建起“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體制機制,以大數據助推權力制約無縫化、政府決策科學化、政務管理精準化、公共服務多樣化、治理模式多元化。還要以推行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建設等為抓手,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形成社會治理強大合力。
四要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既是新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大有可為的廣闊舞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加快發展,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最多跑一次”“服務到家”等大數據政務服務品牌叫得更加響亮,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大數據獲得感,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要緊盯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強化民生服務,彌補民生短板,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的大數據普及應用,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服務,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大數據發展帶來的便利生活。要緊盯重點民生領域監管,加強精準扶貧、民生保障、社會救助、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大數據運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讓大數據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民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要持續加強大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數據安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沒有數據安全,就不可能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建立健全大數據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體系、應用體系、產業體系,加強政務、金融、稅務、社保、能源、交通、海關、醫療等重要公共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防護,推進大數據交易、工業大數據、區塊鏈應用、量子保密通信應用、人工智能等行業的大數據安全應用示范,大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安全監管和保護能力。要建立大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加強大數據信息安全制度建設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強化國家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實現對重要數據資源和信息的精準保護。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體系,加強政策、監管、法律的統籌協調,加快法規制度建設。要健全完善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和技術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要加大對技術專利、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及個人隱私等的保護力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社會穩定、國家安全。
女士們、先生們,大數據不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歷史性機遇,同時也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展望未來,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秉持開放、合作、包容、普惠的原則,共享發展機遇,致力于發展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致力于深化全球大數據應用,致力于構建全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依靠信息技術革命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發展。
最后,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