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梁家河是一本大書,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近日,認真研讀了紀實文學《梁家河》,感觸頗深。《梁家河》用細膩的文筆、質樸的語言,全景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和梁家河發生的巨大變化,是一部能夠吸引人、打動人、啟迪人、感召人的心靈教科書,是我們學習和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細細品讀之后,最重要的感受有三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
一是為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黨員干部應多踩泥巴、身子下沉,帶著感情,深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干群才更和諧,黨和政府才能得民心。
二是實干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總書記從“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十五六歲孩子”,鍛煉成為群眾眼里“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就是因為他敢想敢干,實現了自我價值。作為黨員干部要善謀事、會干事,把自我價值發揮到極致。
三是公平才能得到群眾點贊。“一碗水端平”是一種管理智慧,更是體現社會公平的手段。總書記為人正直,處事公道,深受梁家河人的愛戴。作為共產黨員就要保持一顆公心,做到公道正派,廉潔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