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7月16日電 我國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樹鼩天生不怕辣是由于一個基因突變所致。該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楊仕隆介紹,對大多數哺乳動物而言,“辣”是一種強烈的疼痛信號,會使它們遠離帶辣的食物。而一種外形似松鼠的樹棲哺乳動物——樹鼩卻是個例外。它不僅可以直接進食大量辣椒,還對有辣椒素的食物不敏感。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研究員牽頭的團隊通過研究發現是樹鼩“辣椒素受體離子通道”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導致該通道對辣椒素的敏感性只有小鼠的十分之一。
接著,研究者進一步確認,是通道第579位點上的蘇氨酸突變為甲硫氨酸,從而使辣椒素難以激活通道。
“我們對5個種群155個野生樹鼩個體的測序結果表明,579位點的基因突變發生在種上水平。而辣椒引入東南亞僅有300年,可以說樹鼩在基因突變時,身邊還沒有辣椒。”楊仕隆說。
在樹鼩分布的東南亞,研究者發現樹鼩偏好食用一種植物――蘆子藤,雖該植物富含辣椒素類似物,但樹鼩對蘆子藤的辣卻不敏感。當研究者將通道上已突變的甲硫氨酸恢復成蘇氨酸后,樹鼩對辣的敏感性竟然上升了1000倍。
“簡單理解,是辣椒素類似物迫使通道的基因發生突變,該突變導致了樹鼩對多種辛辣物質無辣感。在樹鼩嘴里,辣與不辣已無區別,不怕辣的特性也使它們獲得了更多的食源和更強的生存本領。”楊仕隆說。(記者 岳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