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0日電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日介紹,目前中國革命專題博物館和紀念館是808家,登記革命舊址、遺址333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7處。她指出,今后要更好地繼承革命文化,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更好推動革命文物工作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意見提出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基本原則,并提出了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主要任務等。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饒權和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瓊介紹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當天,劉玉珠介紹,據統計,目前全國革命專題博物館和紀念館是808家,與近現代重要革命直接相關事件和人物有關的可移動文物是49萬件套。中國登記革命舊址、遺址333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7處;抗戰文物3000多處,長征文物1600多處。
饒權則就如何強化革命文物的研究利用時強調:一是辦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要繼續深化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二是要拓展社會教育覆蓋面,建立革命舊址、革命紀念館與周邊學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地部隊、城鄉社區的共建共享機制;三是要加強革命文物創意產品的開發;四是要提高紅色旅游發展的質量。
此外,針對中國通過了第一部英雄烈士保護法一事,陸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立法過程中,文物部門也參與了相關法條的制定,像27條,對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在第28條也特別提出,被侵占、破壞、污損的紀念設施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處罰。(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