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國外潛逃了27年之久的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黃坦鎮原雅梅信用社會計朱立新,搭乘飛機,回國投案自首。
1991年6月17日,朱立新利用擔任原雅梅信用社會計的職務便利,竊取匯票兩份,并偷蓋雅梅信用社匯票專用章,簽發空頭匯票,金額6.5萬元。次日上午,他又伙同他人以原梧埏皮鞋二廠的名義從銀行提取現金6.5萬元,隨后偷渡到泰國等地,最后潛逃至意大利。朱立新出逃后,當地相關部門始終沒有放棄對他的追逃工作,通過打好親情牌、政策牌、法律牌組合拳,最終成功將其勸返。
監察體制改革以來,浙江省委把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各級監委不僅被賦予行使追逃追贓工作協調職責,還承擔起直接辦理追逃追贓個案的任務,可以依法決定對在逃被調查人進行通緝,商請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為此,省紀委監委還專門組建了追逃追贓室,承擔省追逃辦的日常工作,負責對全省追逃追贓和防逃工作進行統籌,協調組織、公安、檢察、審判、司法、外事僑務等部門,既各司其職,發揮各自優勢,又協同作戰,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截至目前,中央追逃辦掛牌督辦的浙江外逃人員,已追回27名。
追逃職能整合后,浙江省又構建了內外連通、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追逃防逃機制,堅持追防并舉、國際國內一起追,一批陳年積案被“激活”,大量在逃人員被追回。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省“天網行動”“獵狐行動”共計追回外逃人員86人。寧波、衢州和麗水3市已全部追回外逃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完成外逃人員“清零”目標。
追逃追贓的腳步不止于把外逃人員“追回來”,防住一個,就等于追回一個。浙江省各級追逃辦成員單位堅持追逃、防逃并重,切實增強防逃意識,建立健全機制,將關口前移,扎緊“籬笆”,努力做到監察對象防逃工作全覆蓋。除了會同組織、公安等部門進一步加強證照管理檢查、出入境審批之外,還在執紀審查、巡視、審計、大額可疑資金監管等關鍵環節,加強對重點人員的風險評估,及時采取阻止出境等措施,杜絕外逃增量。2014年至今,全省保持外逃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零增長”。(記者 顏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