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園區對周邊地區影響: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起到在京津冀發展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龍頭帶動作用。
“天津自貿園區方案經過了數十次討論,目前還在持續完善、提升中。該方案將借鑒上海自貿區試點內容,結合天津、特別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區域特征充分考慮。”天津自貿園區方案起草小組成員、天津自由貿易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恩專說。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依托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這標志著我國北方首個自貿園區終于落地。
有專家認為,天津自貿園區的推進,有望在傳統制造業升級、新興產業提質增效及助推京津冀一體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濱海新區的開放也將進入新的階段。
天津自貿園區對周邊地區影響: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天津自貿區區域范圍:拋開獲批的具體范圍、內容不談,作為北方首個自貿園區,天津自貿園區融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必將為其提供巨大的助力,這一點已經被各界人士所廣泛認同。
在加快推進京津雙城聯動過程中,京津兩市在今年8月就簽署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專門提出北京支持天津爭取批準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自貿園區對北京的新興產業的帶動也將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委員、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叢屹認為,天津自貿園區不可能單單考慮天津,更要考慮北京、甚至河北省的海港空港優勢,都要一體化考慮。通過政策共享,讓京津冀從天津自貿區中整體受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效果。
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出海口,被寄希望于打造北方經濟中心。天津港作為北方第一大港,承擔了北方經濟帶約80%以上集裝箱貿易,同時內陸腹地涉及環渤海及內陸眾多省份,帶動作用明顯。再加上在交通、科技研發、醫院及高等教育資源方面的優勢,有專家認為,天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區域。
有觀點認為,自貿園區落戶天津,無疑會增強天津和濱海新區在京津冀發展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龍頭帶動作用。
劉恩專指出,天津是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陣地,中韓自貿區的順利推進,也需要天津作為大自由貿易區的政策超前試驗地。近幾年來,天津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國際貿易、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興產業持續拓展創新,這些都為自貿區申建奠定了良好基礎。獲批之后,這些作用的深化勢在必然。》》》相關:圖解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加速產業升級 增進貿易便利
從上海經驗看,自貿園區內對產業更大程度的對外開放,勢必會形成吸附效應,吸引更多外向型企業的注冊落地。而對于區域原有產業來說,同樣會形成協同推動作用。
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增認為,先進制造業是濱海新區乃至天津市在自貿區建設中要突出的一大特色。以自貿區為戰略支點,在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進而帶動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接二連三”戰略目標,即接納先進制造業,鏈接帶動現代服務業。
在目前所知的三大所轄經濟功能區中,自貿園區的產業帶動將發揮最為明顯的作用,這三大功能區全部位于濱海新區范圍內。12月13日,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勝在公開場合表示,天津申請自貿區的核心區有100多平方公里,比上海大得多,區域里也會有更大的政策優惠。
東疆保稅港區是天津最早申報方案中的核心區。該區域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保稅港區,發展時間雖短,但前沿政策相對成熟,是濱海新區涉外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前沿陣地。早在2011年5月,東疆即被國務院批復建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并在融資租賃、航運金融等四大領域開展創新探索。
截至今年9月末的數據,天津共有融資租賃法人機構267家,注冊資金近1080億元,天津地區融資租賃規模占全國總規模已接近25%,其中絕大多數位于東疆。專家分析,自貿園區將使已有融資租賃、航運金融產業獲得更多的對外開放權,打造該產業國內聚集地不過是順水推舟。
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鄭偉銘提出了將區域打造成為“京津第二金融街”的構想,承接北京金融產業轉移,同時打造保理、結算等金融產業聚集地。在自貿園區真正落地后,該區管委會副主任史繼平認為,未來在自貿園區體系中,將在投資和服務貿易便利化方面承擔先行先試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