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時事新聞 > 正文

    中國農業轉型路徑已見端倪 生態型農業走向現實

    來源:半月談網 2015-02-15 09:41 http://www.iosapp77.com/

      中國農業發展的腳步是艱難的,艱難中傳遞著歷史的滯重。中國農業轉型的進程是靜穆的,靜穆中蓄積著變革的能量。

      30多年來,中國農民零距離地見識了“WTO”的門道,經歷了“全球化”的沖擊。發達國家的農業跨過偏低的關稅門檻,強勢來襲,中國農業盡顯競爭弱勢。同時,在一幅“流動中國”的宏大景觀中,鄉村的各種資源要素,資金、人力、土地,加速向城市流動、集聚。億萬解放了的小農,幾度陷入普遍的利益焦慮和發展惶惑之中。

      阡陌縱橫,大地無垠,禾苗依然在農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依然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令人欣喜的是,一場新產業變革已在鄉村的躁動中萌動, 蘇醒,一種新農耕文明已在原野的豐饒中孕育,生長。

      生態型,智能型,集群型,中國農業轉型的路徑已見端倪。

      工業污染下鄉,濫施化肥農藥,人工催熟保鮮,食品安全的警鐘已轟然敲響。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訴求日益提升,人們對“舌尖上的中國”投入了更多的期待。

      于是,我們看到,標準化生產日漸風行,循環型經濟串起農民的增收鏈,生態型農業逐步從概念走向現實。中國農民開始第一次嘗試建立可全程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日本學者藤田和芳講述的“一根蘿卜的革命·用有機農業改變世界”的故事,在中國的土地上廣為流傳。開發水土氣候環境資源,打造健康安全品質優勢,釋放特色農業“生態紅利”,已經成為各地爭相搶占的發展高地。

      物聯網在農民的眼中也撩開了神秘的面紗。由功能各異的傳感器組合而成的應用系統,不再是實驗室里面的擺設,業已悄然出現在設施大棚、田間地頭。環境可測,生產可控,質量可溯,一種新型智能化農業模式在嶄露頭角。

      特色化、產業化、基地化,正在形成現代農業新格局。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圍繞特色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擺脫零星分散的傳統種植,構建板塊化、鏈接式、集群型產業基地,正在釋放中國農業的又一種規模效應。

      職業化,合作化,網絡化,中國農業發展的主體蓬勃成長。

      建設現代農業,最終還要依賴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新型農民的主體從哪里來?一是廣大留守務農農民,二是打工返鄉農民,三是大中專學生農民。這些農民擁有的將不僅是一種傳統的身份印記,而且是一種新型的職業選擇。當然,這種職業化趨向要避免走入誤區,它絕非等同于淘汰留守中的傳統小農和兼業農戶,而是標示著全體農民經營素質的提升。要讓職業教育進入每一個鄉村,將新品種、新技術、新信息送進每一個農戶,讓農業真正成為知識型農業,讓農民真正成為智慧型農民。

      組織起來,走合作之路,是中國農民的必然選擇。這些年來,農民與左鄰右舍,農民與經營大戶,農民與工商企業,自發組織的,行政推動的,資本誘導的,多有合作經驗。許多農產品銷售、生產資料供應以及農業科技服務等合作組織早已遍地開花。關鍵是要在保障農民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提高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形態。

      淘寶村的出現,標志著農村經濟和電子商務實現了歷史性對接,顯現了信息化、服務業引領傳統農業進入跨越式發展的勢頭。星星之火,照亮了豐收的原野。中國農民以此為突破,順利地跨過城鄉數字鴻溝。這將迅速改變傳統的經濟空間布局,讓日益碎片化的農業,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加入大規模協同網絡,直接對接全國和全球市場。

      新模式,新業態,新文明,中國農業變革的價值日益凸顯。

      生產性服務業的壯大,正在改寫中國農業的經營模式,也正在重塑中國農民的職業形象。

      在傳統的印象中,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終年辛勤勞作不得清閑。今天的種地全然已是另一幅景象。農民開始逐步走出小而全和封閉式的生產經營困境,從耕地播種,到灌溉施肥,再到收割脫粒,每個環節都有專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支持,一些地方還在深入探索和推廣“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社會化服務”等經營方式。中國農民終于從傳統農業的束縛中從傳統農活的重負中解放出來。

      解放了的農民,驀然發現,身邊的農業是一座蘊藏豐富有待開發的金礦:色彩是斑斕的,功能是豐富的,業態是多樣的。生態型農業、體驗型農業和觀光型農業的興起,給產業融合開辟了更廣闊的前景,也給農民發展帶來了更自由的選擇。

      一縷縷新農耕文明的曙光,已在田野上冉冉升起。讓原生型特色農業與現代型高端農業實現跨越時空的互聯互通共生共榮,把現代的發展理念、產業文化、經營思維和科學技術植入一條條不斷拉長的產業鏈、價值鏈,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強競爭力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中國農業六次產業,就將從這里發育、生長和壯大。這是農業產業面貌的重塑,產業形態的改造,也是農民生產方式的變革,生活文明的轉型。

      歷史不會終結,農業也不是夕陽。在新科技的撬動下,在新文明的引領中,它將是一輪光芒普照活力四射永遠不落的太陽。文/蘇北

    責任編輯:吳德飛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大罷免”白熱化!趙少康:民進黨已宣戰國
  2. 廣東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員
  3. 老人頭暈3天AI主動報警查出癌癥 家屬:挺慶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泉州這個花瓣天橋,預計6月竣工
    【視頻】泉州這個花瓣天橋,預計6月竣工
    醫解百科︱生氣,謹防甲狀腺結節找上你!(視頻)
    醫解百科︱生氣,謹防甲狀腺結節找上你!(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晉江公安開啟“田間警務”模式 全力護航 中國人壽壽險晉江市支公司榮獲晉江市“20 泉州洛江:擺“急救地攤”為生命撐起安全 聚力縣域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 安溪永春德 “中國長壽之鄉·泉港”半程馬拉松媒體采 漳州:乘“風”破浪魚兒駛向深藍牧場 廈門市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破萬億元 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 ——習近平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中文][3d全彩]舞房之夜|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丰满黄蓉跪趴高撅肥臀| 日韩国产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中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最新在线黄色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瑟瑟网站在线观看| 健身私教干了好几次|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午夜在线观看福利| 美女的胸www又黄的网站| 国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黄色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高中生的放荡日记h|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