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為持續深化和創新優質護理服務內涵,進一步關愛護士隊伍,在全社會營造尊重護士的氛圍,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廣州市總工會聯合發起以“關愛護士隊伍,護佑人民健康”為主題的“踔厲奮發強專業篤行不怠戰疫情”慶202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組織慰問護理工作者、“心有所愛,所以遇見”專場交友聯誼活動、“互聯網+護理”進社區、禮獻榮休護士、開展尋找廣州好護士活動,弘揚護理職業精神,謳歌新時代護士風采。
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護理行業與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中“尋找廣州好護士”共征集到材料超百份,線上點贊數近50萬人次,綜合專家評審及網絡點贊數,最終評選出了60名“廣州好護士”。
2022年“廣州好護士”名單
按照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為避免人員聚集,本次“廣州好護士”主題分享會采用錄播線上形式進行。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唐航浩視頻連線云分享會現場,向護理工作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祝愿各位護理工作者們節日快樂,贊揚了白衣護士們在護理工作與疫情防控第一線中的成果,他們生動詮釋了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肯定了他們為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硬仗,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作出的重要貢獻。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賴志鴻在視頻連線中,代表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向全市廣大護理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充分肯定了過去一年以來全市護理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績。要求各有關單位要貫徹落實關心關愛醫護人員的一系列保障政策,營造關心護士、愛護護士的良好氛圍。希望廣大護理工作者要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決克服輕視、無所謂、自以為是等思想,把疫情防控和醫療護理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做到兩手抓,兩不誤。
夯實護理技能,同心戰勝疫情
廣州邁入奮進十四五的新征程,健康廣州建設提速、提質,廣大護理工作者以“挽救病患生命,解除患者痛苦”為己任,不斷學習護理領域新技術、新項目,加強護理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和精細化,強化護理專業發展,打造出一支有力、高效、高水平的護理隊伍,為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打下扎實基礎。
在云分享會上,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的曹小翠,從事心血管危重癥護理工作已經22年,扎根臨床,為改善心血管患者的預后,積極開展心臟康復技術;深耕專業,積極開展科研項目,組織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和技術輻射,展現出護理人的擔當與風采,爭當患者生命之舟的“擺渡人”。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 曹小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章紅艷護士長分享了為隔離病區的孩子們籌備、護航高考的故事,從布置隔離考場、商榷方案、保障后勤、慶祝成人禮,她都親力親為,確??忌踩?,助力高考如期舉行。特殊時期、特殊責任、特殊擔當,面對人口基數較大、疫情反復的現狀,護理工作者將心比心地溝通和引導,通過人性化的服務和操作,體現出廣州應有的溫度,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章紅艷
深化護理理念,落實人文關懷
尊重患者、關愛生命,落實到每一個護理細節中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廣州49家醫療機構成為首批試點單位,緊跟時代變化,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模式、“互聯網+護理服務”護士庫建立等多種措施制定,踐行人文關懷及優質服務理念,建立起護理人文關懷質量評價標準,扎實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為長者或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構建優質的護患關系。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陳翠萍副主任
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陳翠萍副主任講解了“互聯網+護理”的創新模式,建設人性化平臺,提供專家型服務團隊,從線上培訓,到線下考核,嚴格保證護理質量;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李莎分享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工作經驗,醫院采取服務對象雙向評估的方式強化信息平臺管理,服務人次逐年增加,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生命守護著生命,演繹著最不平凡的故事。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李莎
鮮花禮獻榮休護士代表
“致敬35年護齡護士”護士代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羅利霞
35載,芳華盡釋然。35年如一日的堅守崗位、默默付出,云分享會向35年護齡的榮休護士獻上鮮花,并寄予真摯祝福,致敬他們的擔當作為,致敬他們的大愛無疆。同時,廣州市總工會聯合愛心企業向廣州市醫務工會委員會進行愛心捐贈,感謝護理工作者們時刻護佑人民健康。
廣州市總工會聯合愛心企業唯品會向廣州市醫務工會委員會進行愛心捐贈
探討護士隊伍建設,關注健康中國戰略
主題論壇圍繞2022年護士節主題“關愛護士隊伍,護佑人民健康”,邀請了五位來自各醫院的參會嘉賓,開展主題圓桌會,從疫情防控、護理新需求、護理人才培養、“互聯網+護理”四大維度,共同探討護士隊伍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關系及發展趨勢。
“關愛護士隊伍,護佑人民健康”主題圓桌會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護理工作的壓力與難點,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的胡祎蘭護士長表示,護理隊伍是數量最龐大的團隊,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技能,還要了解外語、音樂、美術、理發等技能,幫助患者安撫情緒,讓患者能夠安心治療;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大背景下,護理服務領域拓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來自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譚惠儀主任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面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護理人員需要從醫院走向社會,開展更為精準的專科培訓,推廣預約上門和線上咨詢服務,疫情期間使用非接觸式的智能化產品,滿足患者和護理人員的需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八醫院胡祎蘭護士長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譚惠儀主任
新時代筑夢前行,新起點砥礪奮進。在這個充滿感動與溫暖的云分享會中,我們看到了用專業維護著人民生命健康的先進事跡,看到了堅守抗疫一線的動人故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護理隊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也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廣大護理工作者始終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奮斗在疫情防控和專業強化的征途中,以強專業、高水準的護理技能,護佑人民健康,為推動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作出重要貢獻。(文/穗衛健宣 穗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