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美景一城詩,坐上高鐵游奉節。
鄭渝高鐵開通,奉節進入全新的高鐵時代。李白筆下的夔州美景,從“詩歌“走向“現實”,在世人眼中鋪陳開來。有人已搶得先機,安排上三峽游,迫切渴望體驗“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快感。
奉節的鐵路夢,看起來是一朝夢圓。其背后,卻是百年的等待和幾代人的夢想。
更加可喜的是,在奉節的交通藍圖中,奉節將有三條鐵路。除了鄭渝高鐵,安張鐵路、沿江鐵路的規劃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
隨著“鐵、公、水、空”多聯式交通格局已形成,奉節打造“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將加速實現。
從鐵路的零突破
到構建鐵路樞紐
山的那邊,還是山。
奉節的山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域面積的80%。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地貌,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真實寫照。
現在,如果換個視角,在高空中俯瞰奉節,就能發現一條長55公里的鐵路,穿境而過。這條鐵路,好比人體的動脈,強勁而行,蓬勃向前,所到之處充滿生機和活力。
早在百年前,川漢鐵路的預定路線,就曾設想經過奉節,但因為各方面原因未能變為現實。一句話,就是太難了!
多難呢?鄭渝高鐵不僅是三峽庫區的第一條高鐵,也是一條世界罕見的高鐵。鄭渝高鐵重慶段,是中國第一條橋隧比超過98%的復雜險峻山區高速鐵路。
就是因為突破這種難,鄭渝高鐵對于奉節來說,才珍貴。
有一就有二,接二能連三。
不遠的將來,奉節將形成擁有三條鐵路的“鐵路樞紐”。除了鄭渝高鐵,還有安(康)張(家界)鐵路、沿江鐵路。
據悉,安張鐵路巫溪至奉節段力爭年內開工。安張鐵路奉節境內約90公里,時速200公里。沿江鐵路在奉節境內約60公里,時速160公里,也將力爭盡早開工。
三條鐵路聚合成網,將使奉節補齊鐵路短板,加強對外輻射能力。
除搭建鐵路樞紐,奉節還積極研究論證域內軌道網。高鐵站—三馬山—寶塔坪—白帝城有軌電車,串聯奉節縣城區、白帝城·瞿塘峽、三峽之巔等核心景區客流集散點;奉節城區—安坪—五馬—興隆有軌電車項目,豐富城區及天坑地縫景區、龍橋河景區、茅草壩景區的串聯方式。
三條鐵路+兩條軌道,奉節將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
從交通大縣
到推進交通強縣
構建鐵路網,只是奉節交通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奉節一直堅持交通“先行官”的戰略定位。交通強縣,對奉節來說是“第一要義”。
2021年奉節全縣共計實施交通重點項目31個,年度計劃投資36.8億元。這是奉節交通建設的新速度。
在高鐵紅利帶動下,奉節正全力推動多種交通方式一體化融合發展,力爭早日實現“半小時周邊區縣、1小時奉節、2小時中心城區”。
截至目前,全縣境內鐵路、機場實現“零”突破,高速公路建設“線變網”,“一縱兩支”內河航運網已形成,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的“十八射多聯多支”地方網日漸完善,“鐵、公、水、空”綜合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奉節正從“交通大縣”邁向“交通強縣”,朝著建設成為“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加速前進。
奉節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十四五”期間,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全力構建奉節東南西北“四向”連通、鐵公水空“四式”聯運的對外綜合運輸通道。
交通興,百業興。鄭渝高鐵開通,奉節旅游將迎來爆發期。不僅如此,鄉村振興、大健康產業、工業等方面都將站在歷史的機遇期。
從縣域發展
到帶動區域發展
三峽城市群,注重抱團發展。
在描摹交通藍圖時,奉節不僅要考慮一個縣域的發展,還要統籌考慮云陽、巫山、巫溪、安康、平利、鎮坪、恩施、建始、利川等周邊地區。
“十四五”時期,重慶將加快建設“2小時重慶”,全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此背景下,奉節也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戰略機遇,以交通促融合,推動奉節引領“奉巫巫”一體化發展。
群內引領、區群融合、群外融入。這是奉節推“圈”入“群”的方法路徑。
鄭渝高鐵開通后,萬州、云陽、奉節、巫山串珠成線,奉節與巫山不過10分鐘的距離。奉節與周邊區域的抱團發展,將按下快進鍵。除了融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奉節還將創新推進“奉巫巫”區域城鎮群協同發展。
奉節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加快奉節、巫山和巫溪三縣公路、鐵路、航道交通網絡一體化建設,共同推動“鐵、公、水、空”交通大動脈建設,協同打造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引領“奉巫巫”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以區域融合發展促進“奉巫巫”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武漢中部城市群之間的重要節點。
2025年,奉節打造“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的夢想,也將像高鐵夢一樣,在現實中開花結果。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李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