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0片30米T梁成功下線!即將交付10公里外的象山灣疏港高速公路的項目標段——7月28日上午,炎炎夏日里,位于鄞州濱海交通產業基地的甬科交通工業公司正開足馬力,迎接施工建設的集中交付期。
“基建狂魔”的新玩法
甬科交通工業占地300畝,一期總投資4.1億元,建有研發中心、自動化生產線、三位一體型路面工廠及配套設施。遠遠望去,這座交通基建“超級工廠”顯得現代感十足。
這里正在制造的,是高速公路高架橋身最常用的30米T梁。以正在建設的象山灣疏港高速其中一個標段為例,就需要這樣的T梁約2000片。
以往,在建設高速公路時,如果要使用T梁等構件,需要單獨建設一座梁場,單梁的生產周期大約是7天至10天一片,而在這里,這個工期縮短到了5天。
在甬科交通工業,這些構件以工業化方式進行標準化生產,成品交付給項目建設方后,通過架橋機將這些部件安裝到所需位置,即可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過程就像“搭積木”一樣。
據介紹,這種大型預制構件采用自動化流水線模式生產,在國內還是首次。由此,甬科交通工業也可稱為國內首座交通基建的“超級工廠”。
和電動汽車“超級工廠”類似,這里生產的建筑預制件,實現了“零部件”的流水線裝配加工:鋼筋、水泥、石料等建材,在APL-30自動化生產線上,依次被“裝配”在一起,最后以一個完整的預制件形式出廠,交付給工程項目部。
通過這種生產方式,整個工程的建設效率有了大幅提升。“基建狂魔”又有了新玩法!
產能更高,產品更綠色環保
目前,甬科交通工業開足馬力,每日最大產能可達16片30米T梁,年產能可達4500片。而這樣一座超級工廠,總共只有98名工人。
這里的工人更像是技術、管理型產業人員,穿著統一制服,在明亮整潔的廠房里,在車間的各個流水線環節,操控著各類自動化設備。
據測算,在同等規模建設情況下,采用“超級工廠”方案,讓工人勞動強度大幅降低的同時,也可讓產線工耗可下降40至50%。
與此同時,其產品也更加綠色環保,同時還大量減少了在建工程用地規模,降低了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是“超級工廠”更是“智慧工廠”
除了生產高速公路預制件,該廠還有標準9米、12米的數控自行模臺,經簡單改線,就能生產各種尺寸的建筑構建,可廣泛應用于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房屋、市政及水利工程建設等。
與此同時,這座“超級工廠”將各種最新的數字化技術賦能于產品生產與建設服務的“全生命周期”。
為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技術團隊正加速推進鋼筋模塊化智造技術研發,未來實現同樣產能,還可減少70%一線鋼筋綁扎工,進一步實現生產的工業化革新。
有關人士建議,寧波應積極搶占行業高地,加緊出臺相關行動方案,鼓勵在交通等工程項目全面推進交通工程工業化構件產品的開發與應用,鞏固在智慧交通基建領域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