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生動、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紅色名村的發展變化,探尋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由江西省委組織部、江西日報社主辦,大江網承辦的“喜迎二十大——江西紅色名村別樣紅”融媒體主題宣傳活動拉開序幕,旨在通過記者的筆端和鏡頭,追尋紅色記憶、記錄光輝歷程、謳歌偉大時代,為江西著力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之地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羅建華、實習生史貝妮報道:昔日高灘革命征途,風雷激蕩,壯懷激烈。95年前,毛澤東一句“高灘不散攤”的口號保留下革命火種,點燃了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照亮中國革命的航向。今朝高灘奮斗征途,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跨越近一個世紀的時空,汲取“高灘不散攤”力量,繼承和弘揚“王佐支部”優良作風,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贛湘邊界徐徐展開。
時光帶走了絳紅烽火,歲月卻沉淀下革命財富。如今的高灘村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生態資源,打造紅綠融合“聚寶盆”,走出了一條“以紅為基、以綠為底、產業帶動”的特色振興之路。
擦亮紅色底色村民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秋收起義高灘行軍會議舊址、王佐支部陳列室、將軍墻、硒望高灘農產品展銷中心、紅色文旅步行街……位于蓮花縣高洲鄉最北部的高灘村,各個紅色景區,滿眼蔥翠、游人如織,一派生機盎然。
高灘村,紅色底蘊深厚,被譽為“引兵井岡決策第一村”,是秋收起義部隊進入蓮花的第一站,1927年9月24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這里召開了高灘行軍會議。同時,保留著以該村王佐烈士命名的支部“支委決議案”,可稱為黨早期基層組織“三會一課”制度的雛形范本。
“這是我的爺爺王佐,蓮花縣高灘村人,毛主席親切稱他為‘蓮花小王’,他犧牲時才21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無比燦爛。”在高灘村王佐支部陳列室里,紅色文化義務宣講員王波無比自豪地向游客講述爺爺王佐的革命故事,游客紛紛駐足聆聽,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有著600多年歷史的高灘村王氏祠堂,是王佐支部開會、活動的場所,這里展示著王佐烈士的生平事跡和王佐支部的情況。1907年,王佐生于高灘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受紅色文化影響,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建立了高灘黨支部。1927年9月24日凌晨,在秋收起義部隊受到重挫的危急關頭,王佐接應部隊進入高灘村,為引兵井岡的蓮花決策奠定了基礎。1928年6月,王佐慘遭殺害,年僅21歲。同年10月,中共蓮花縣委決定將王佐烈士所在的高灘支部命名為“王佐支部”,這是罕見的以人名命名的支部。
“紅色旅游的興旺,紅色研學持續升溫,給高灘村帶來了機遇。2021年,吸引省內外機關、企事業單位3.5萬余名黨員前來參觀學習。”紅色講解員王燕高興地告訴記者。
為了擦亮紅色底色,在蓮花縣委、高洲鄉黨委統一規劃指導下,高灘村堅持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高灘村對秋收起義部隊行軍會議舊址進行布展提升,制作排演《毛委員來高灘》等五首紅色歌曲,組織村民傳唱推廣,依托王氏祠堂建成“紅色經典大講堂”、王佐支部陳列室和紅領巾丹勛營地·蓮花高灘站,打造集紅色文化傳播、農產品銷售、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紅色文旅步行街。2022年,成功申報“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現場教學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三會一課”制度雛形范本王佐支委決議案,高灘村研發了《弘揚王佐支部優良傳統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等精品黨課,拍攝原創年代微電影《尋見那片紅》,努力將高灘打造成紅色教育培訓高地。
高灘村第一書記胡樂告訴記者,紅色教育培訓、紅色旅游在高灘村火起來了,村里興辦了3家農家樂,年營業收入達100萬元以上,2021年,村集體經濟達47.1萬元,帶動村民增收近100萬元。
得益于紅色品牌的提升,高灘村探索出了以文促旅、以旅促農、以農促商的路徑,承辦了萍鄉市第八屆鄉村文化旅游節、萍鄉市文化旅游節蓮花縣分會場等大型活動,吉內得國家稻田公園成功申報江西省4A級鄉村旅游點,帶動農戶餐飲、民宿、紅色培訓等業態日益紅火。
紅色旅游的升溫,農家餐館生意也變得火爆。村民王裕昌在景區周邊經營著一家飯店,店里處處展示著紅色元素。他堅持為來店游客宣講紅色故事,因為誠信經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高灘村還多次組織農民參加創業培訓,讓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優化生態環境村民日子紅火笑顏開
院落美、居室雅、廚廁凈、庭前清,道路綠化、景觀小品、標識標牌、建筑風貌等舊貌換新顏。紅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村莊也更美。
每天一早,現年82歲的王應福就將柴草擺放整齊、把庭院打掃干凈,“現在,我們村推進紅色名村建設,我們要為村里爭光!”王應福笑著說,人人參與、戶戶爭先、家家愛美成為高灘村的嶄新名片,村莊環境實現美麗嬗變。
高灘村在堅守耕地、生態保護“底線”的基礎上重塑村莊生活格局,將紅色元素融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與紅色景區風貌協調統一,營造了更加文明和諧的氛圍。“村莊美起來,咱們的好日子火起來,紅色名村建設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幸福!”高灘村老黨員王云圣贊嘆不已。
高灘村黨支部書記王奉林告訴記者,高灘村持續擦亮“紅色名村”和“油菜花節”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條“紅色文化+生態旅游發展”新路子,高灘村黨支部被評為全省2021年度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萍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蓮花縣“新時代王佐支部”、蓮花縣村干部績效管理考評先進集體。
推行“黨群聯心”同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
“今年,高灘村以推進紅色名村建設為契機,創新‘黨群聯心法’,提升了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越來越多的村民積極參與紅色名村建設,共建美好家園的氛圍更濃。”高灘村幫扶工作組組長張廣萍感慨道。
該村創新開展“334N”黨群連心工作法,通過設置3類崗位、履行3項職責、實現4個目標、聯系N戶群眾,繪制黨群“同心圓”。
今年,高灘村爭取到了水泥路鋪設柏油路“白改黑”改造項目,長達1.8公里的主干道將由4.5米拓寬至6.5米。緊貼道路兩旁的院落要往后挪一米,村民猶豫不決。
高灘村黨員王海良率先拆墻讓路,“修路是好事兒,先拆我家的圍墻,讓出我家的院子。村莊要發展,道路要通行,需要大伙一起出力,家里院子變小,路變寬,出行更方便……”在他的動員下,30余戶村民不僅讓出菜園、雜屋、籬笆院墻,還自覺參與拆墻修路。煥然一新大道敞亮,群眾心里也更亮堂。
今年4月以來,黨員累計走訪群眾300余次,辦理好事實事100余件。高灘村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意識更強。
“如今,高灘村在紅色旅游的帶動下,游客多了、鄉村火了、收入高了、村民樂了。我們將持續聚焦文化底蘊,擦亮紅色名片,做強紅色產業,做活‘紅綠融合’。未來3年至5年,我們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高灘、全新的高灘。”張廣萍對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