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紛享佛山“西甲”——全國網絡媒體城市形象采風行第一站走進嶺南酒文化博物館,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新聞網站總編、新聞主編、體育名記、主播大V參觀歷經歲月洗禮的石灣酒廠和陳太吉酒莊,感受粵酒文化傳承的魅力。
嶺南酒文化博物館建成于2014年,坐落在佛山石灣,是目前廣東地區規模較大的白酒文化行業博物館。
博物館內,陳列著見證中國歷代白酒發展變遷的各式酒器酒具、唐宋以來石灣窯的出土文物,展示著歷代酒的詩詞、酒的典故、酒俗與酒趣等酒文化知識,堪稱是酒文化的“百科全書”。
匠心傳承 醞釀生生不息
“酒不醉人人自醉”,剛走進嶺南酒文化博物館,米酒發酵的芳香味就撲鼻而來。博物館主體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產品展示廳”,“釀酒工藝現場”,“品酒體驗館、古埕酒窖、世界名酒館和嶺南酒文化廣場”,以及“酒文化歷史陳列館”。
其中,古埕酒窖現藏有清代時期古陶埕超過400個,目前還在用于稀缺高端酒液的儲藏,是目前中國內地超過100年歷史、數量較多的陶質酒埕群文物。
博物館內,大膽運用多種手法穿插佛山非物質文化成就,在館內空間里集中展示佛山地域的民俗文化,如:石灣龍窯燒制、龍舟、粵曲、佛山秋色、嶺南成藥、過大禮、武術與酒、鄉飲酒禮等,生動地展示佛山的文化底蘊。
館內專門“情景重設”還原了舊時酒肆場景,所有實景人物采用硅膠制作,均按照1:1設計,人物栩栩如生,古色古香的建筑,讓人仿佛穿越到明清時期,一秒“入戲”。
文化產業融合 鍛造粵酒新篇
1830年,陳太吉酒莊創立。至1895年,陳太吉酒莊第三代莊主——翰林學士陳如岳創立"野生菌種、只摘頭酒、陶缸洞藏"的陳太吉酒莊酒,開創了清雅純凈的酒體之源。同年推出"缸埕陳藏,肥肉醞浸"的豉味玉冰燒酒,成為中國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的豉香型白酒代表。
來自??诰W的編輯羅薇薇在了解石灣酒的制作過程后,覺得新奇有趣,她說:“這里的釀酒工藝很有意思,我沒想到石灣酒甚至可以用肥肉浸泡釀就,這是我聞所未聞的,我們海南也沒有這種獨特的制酒方式。”
陳太吉酒莊開張后,在原址朱紫街不間斷生產已有193年,并發展成為一家專業酒業集團——廣東石灣酒廠集團(下稱“石灣酒廠集團”),名列廣東500強,廣東制造業100強。作為中國白酒酒莊向世界展示的一張文化名片,廣東石灣酒廠集團在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打造出粵酒振興的成功案例。
石灣酒廠集團通過搭建嶺南酒文化系統平臺持續運營,有效傳播粵酒文化,先后建立嶺南酒文化博物館,出版《嶺南酒文化》專著,成立“廣東嶺南酒文化研究院”,建設全國大型米罐彩繪建設酒文化街區“朱紫街”及“陶醉文化‘醉·醉'歡樂街區”等,打造嶺南酒文化朝圣之地,實現讓大眾真正了解粵酒。
為持續推動老字號創新發展,石灣酒廠集團還積極探索融合創新,跨界發展的新模式。2022年11月,石灣酒廠集團正式啟動“太吉咖啡”實現美酒與咖啡的跨界聯合。
在嶺南酒文化博物館內,媒體記者們對陳太吉酒莊的特色文創咖啡十分感興趣,紛紛打卡品嘗玉冰燒咖啡,感受“美酒+咖啡”的獨特魅力。
來自紅網的體育記者符洹雨表示,自己雖然比較少喝咖啡,但是覺得玉冰燒咖啡好喝又獨有一番風味,他說:“我的父親對米酒比較感興趣,我回家后一定會和他安利一下我們的石灣酒。”《足球》報的新媒體編輯鄧瑋瑨也表示“我平時不喝白酒,但是這款咖啡把酒和咖啡融合得很好,喝起來還有淡淡的酒香味,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現今,太吉咖啡已推出“玉冰燒摩卡”“經典玉冰椰摩卡”“生巧年華1830”等多款“美酒加咖啡”多款太吉特調飲品,并且有加入玉冰燒的多款茶飲推出,以貼合年輕群體生活方式和審美態度的個性化表達,引導年輕消費者進入酒廠場景,讓年輕人體驗制作工藝、深入了解傳統酒文化,開辟一條讓年輕人喜歡酒的路徑。(記者吳敏怡、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