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名老人在沙漠里失蹤6天后,13日被救援人員找到。這名老人整整6天沒有喝水,靠吃螞蟻撐下來,被稱贊“具備非凡的野外求生技巧”。
【成功獲救】
雷吉·弗格迪現(xiàn)年62歲,7日從中西部沙漠一處宿營地出發(fā)去獵殺野駱駝,隨后處于失蹤狀態(tài)。
由于宿營地沒有手機信號,弗格迪的兄弟雷·弗格迪無法立刻報警。8日上午,雷·弗格迪驅(qū)車趕到距宿營地170公里的最近市鎮(zhèn)拉弗頓,終于獲得手機信號,向警方通報弗格迪失蹤一事。
經(jīng)過6天搜尋,當?shù)鼐?3日跟隨一串腳印,終于在沙漠某處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弗格迪。警官安迪·格雷特伍德說,弗格迪“嚴重脫水,有些神志不清”,在獲得急救和補水后,“能夠坐起來說話”。警方很快把弗格迪送往附近醫(yī)院接受治療。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弗格迪整整6天滴水未進,卻在炎熱暴曬的沙漠里存活下來,得益于他的理智判斷和求生技巧。例如,弗格迪在最后幾天“躺在一棵樹下”,沒有胡亂走動,并且挖出螞蟻當食物,從而有效避免日曬并積蓄體力。
弗格迪的家人介紹,弗格迪的野外求生經(jīng)驗相當豐富。他的姐妹克里斯蒂娜·奧格登終于松了一口氣,表示要給弗格迪配備一部衛(wèi)星電話。
【傳授竅門】
野外生存專家鮑勃·庫珀介紹,人們在沙漠中迷路后,要謹防脫水,同時避免陷入恐慌情緒。脫水會嚴重影響人的大腦,妨礙人們作出理性判斷。
庫珀舉例說,不少人正是由于脫水而犯糊涂,把沙漠求生規(guī)則拋到九霄云外,“明明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卻仍然拼命往前走”。
“汽車拋錨并不算悲劇,尤其是當車內(nèi)有生活必需品時。但是如果人們陷入恐慌,開始棄車步行,糟糕的事就要發(fā)生了,”庫珀提示,“如果有汽車,就待在汽車里,不要離開飲用水。”
庫珀建議,平時要在汽車后備箱至少儲存20升水,還要備好打火機、用于蛇咬傷口的繃帶、錫箔防潮隔熱墊等;赴野外探險時,要提前把具體行程告知親友,并約定時間“報平安”,以便親友能在第一時間報警;在野外遭遇汽車拋錨后,可以利用備用輪胎生火,以期煙霧能吸引救援人員注意,還可以利用鏡子、錫箔防潮隔熱墊的反光來吸引空中巡邏飛機。
今年1月,澳大利亞沙漠中接連發(fā)生兩起人員死亡事件,均是由于當事人棄車步行所致,而當時留在車內(nèi)的人員成功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