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科學家設想,地球生命可能來自其他星球,通過彗星等天體到達地球之后,才逐漸繁衍、進化。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斯蒂芬妮•米拉姆發布聲明說:“彗星上有非常復雜的化學物質,這些結果毫無疑問印證了這一設想。”
大約38億年前,大批彗星和小行星撞上地球;也正是在同一時期,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海洋。對地球來說,生命不一定要完全“從零開始”,不必從最基礎的分子結構——比如水、一氧化碳、氮——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出高級生命體。恰恰相反,高級、復雜的分子結構可能“乘坐”彗星而來,促進地球上生命的進化。
現如今,科學家在“洛夫喬伊”上發現了分子結構復雜、含有多個碳原子的糖分;還發現了氨基酸和堿基——兩者分別是蛋白質和DNA的重要組成部分。
著名天文愛好者特里·洛夫喬伊于2014年發現了這顆彗星;它因此被命名為“洛夫喬伊”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