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共同社2016年11月至今年1月實施的針對全國地方政府的問卷調查顯示,認為經濟形勢與1年前相比“向好”的只有15%,僅比回答“變差”的13%稍高,而回答“沒變化”的比例占66%,可見經濟缺乏強有力的勢頭。
其中,游客增加的日本地方政府多回答“向好”,另一方面認為“變差”的原因多為人口減少,創(chuàng)造吸引人口的潮流成為提升地區(qū)經濟活力的關鍵。
據報道,日本青森縣七戶町回答“政府推行的經濟刺激政策的輻射效應尚未影響到地方”,認為現階段安倍經濟學的效果并未滲透全國。
有關“向好”的理由,福島縣泉崎村認為“住宿客數量上升”,佐賀縣嬉野市例舉“來自韓國的游客數增長”等游客增加的因素。三重縣鈴鹿市稱:“伴隨著新工廠選址等商機,就業(yè)有望增加。”
另一方面,回答“變差”的日本地方政府指出,“人口明顯減少,越來越多的公司停業(yè)”(岐阜縣七宗町)、“人口減少和少子老齡化導致經濟規(guī)模持續(xù)縮小”(島根縣益田市)。
回答“沒變化”的高知縣香南市稱:“收入方面感覺略有增長,但還談不上向好。”
從地區(qū)來看,旅游勢頭良好的沖繩縣回答“向好”的比例達到37%,認為“變差”僅為5%。除“游客明確增加”(宮古島市)外,也有部分該縣地方政府受人口從其他地區(qū)流入等影響,“近年來人口急速增加”(中城村)。
去年夏季接連遭遇臺風的北海道回答“向好”的地方政府僅為11%,回答“變差”的為23%,在各地區(qū)中比例最高。不少地方政府表示“主要產業(yè)農業(yè)受雨水過多影響而欠收,以及遭臺風肆虐”(清水町)等。
日本中國、四國等地區(qū)較為堅挺,其中包括“新創(chuàng)業(yè)和游客的增加”(鳥取縣巖美町)、“從住宿客數量和丸龜城的游客數量來看交流人口有所增加”(香川縣丸龜市)等。其他地區(qū)的經濟形勢感受則各有不同。
據了解,此次調查以日本全國1788個都道府縣、市町村以及東京23區(qū)為對象展開,相當于96.2%的1720個地方政府作出了回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