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沙特新任國王薩勒曼昨天進行了其繼任王位后的首次全國演講,承諾將繼續維持上一任國王阿卜杜拉的政策。薩勒曼2012年被阿卜杜拉任命為王儲兼副首相和國防大臣。此后近3年時間,他忠實執行阿卜杜拉的治國理念,代理他主持國家政務,直到阿卜杜拉去世:
在首都利雅得,79歲薩勒曼接受臣子效忠,他于已故國王病重期間基本處理政事。而沙特新王朝同時迅速行動,委處69歲穆克林為王儲。而55歲的內政部長納耶夫是副王儲,兩人未來會輔助國王執政。薩勒曼表示,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將繼續沿著開國國王及其繼任者們開創的道路前行。
薩勒曼:我們的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目前最需要團結。沙特會繼續既定的政策,但愿在真主的庇佑下大家能夠一起努力,去捍衛國家的團結。
媒體預計,薩勒曼繼任后,沙特的石油政策不會進行變化。在對內政策上,薩勒曼將會繼續大力發展經濟,向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投入巨資,同時將嚴厲打擊恐怖主義,在對外政策,沙特將繼續與伊朗爭奪中東地區主導權。與美國保持同盟協作關系。
在新國王薩勒曼登基前,沙特阿拉伯已故國王阿卜杜拉在利雅得阿爾·歐德墓地下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中東記者鐘正杰的報道:
24號當天,成千上萬的沙特人們以及世界多國領導人聚集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向已故國王阿卜杜拉告別。根據沙特當地電視臺的畫面,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巴基斯坦總統謝里夫等政要出席了在當地清真寺舉行的阿卜杜拉遺體告別儀式,阿卜杜拉遺體遵照伊斯蘭教傳統清洗,然后穿上簡單的白色壽衣。由親屬用救護車擔架抬到位于利雅得的伊瑪目Turki bin阿卜杜拉清真寺,下午沙特新任國家薩勒曼和新任王儲穆克林、新任第二王儲納耶夫等沙特王室成員以及來自海灣中東各國的領導人一起參加了葬禮。并為已故國王阿卜杜拉進行祈禱。儀式過后,國王的遺體被安葬到利雅得阿爾·歐德墓地墓地。
在阿卜杜拉去世后,市場一直在關注著沙特的石油政策,而薩勒曼表示將繼續任用納伊米為該國石油部長,這增強了市場上的一種預期,也就是薩勒曼國王仍將繼續采用此前的政策,將原油產量維持不變以保護市場份額。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認為,薩勒曼在繼任國王之后,沙特的政策并不會有所改變,內政外交將向內政傾斜,內政則會更側重確保王位從第二代向第三代過渡。
李邵先:內政外交,一切以維護沙特家族的統治作為出發點,所以沙特任何的變化都是非常緩慢的,逐漸顯現的。這就決定了沙特的新國王不太會在原來就是阿卜杜拉國王時期的政策上有戲劇性的變化,現在沙特王位的繼承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了。這個關鍵時刻就是從二代要向三代來過渡,因為第二代親王們現在年事已高,薩勒曼就任國王以后,任命了一個第二副首相,這個第二副首相就是第三代親王,叫納耶夫親王,這個納耶夫的親王就是2012年去世的那個王儲的兒子,所以沙特新的國王面臨的很重大的一個問題,怎么樣的能夠保證王位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間的順利的傳承,這是他最大的一個任務。
在對華關系上,從阿卜杜拉到薩勒曼,沙特高層一直重視對華關系。
李邵先:中沙之間在2006年以后逐漸的建立起了戰略層面的這種關系,沙特這樣一個政策的調整是有一個背景在里面,第一,沙特過去長期以來執行的是戰略上靠美國,經濟上靠石油,但是2001年911事件以后,沙美戰略關系同盟出現了動搖,911事件的制造者,19個這個恐怖分子,15個是沙特人。在這樣的情況背景下,沙特尋求大國關系的多元化。第二,美國在發展頁巖氣、頁巖油直接威脅到沙特的石油霸主的地位,而且美國由于頁巖氣、頁巖油的突破這個技術,美國對中東的石油,對沙特石油的依賴性大大的下降,導致了沙特恐慌。他需要大的石油買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快速的增長,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穩定的石油大買主。
在石油政策上,沙特現行的應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而不減產政策就是在阿卜杜拉病重期間,由薩勒曼主政時決策的。媒體預計,薩勒曼繼任后,沙特的石油政策不會激烈變化。
李邵先:有的人認為,沙特執行低油價政策是要打擊美國、打擊俄羅斯、打擊伊朗,我倒不是太認同這樣一種觀點。當然,低油價客觀上對這個美國的頁巖油、對俄羅斯、對伊朗確實造成打擊,要遠遠大于對沙特自己的損失。但是這樣一種局面的出現,并不是沙特人為制造的,而他最后背后決定的根本原因還是石油市場供遠遠大于求的現實。所以這種情況下,沙特王室的更迭,他不可能改變這個石油市場現有的這樣一種供求失衡基本的情況,但是沙特由于處于重要地位,他的王室能否穩定,交接能夠順利和平穩,當然對石油市場是非常敏感的。這也是為什么1月23號凌晨,沙特這個王室發布國王去世和平交接的這個消息以后,油價有微升,就是2%的上升,實際上是做出了正面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