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引領創新求突破
“我是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名水稻育種工作者,我想做的事就是農業科研。我希望與母校師生一道,面向科技前沿,推進種業創新,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臺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的表達樸實而真摯。話音未落,臺下已是掌聲雷動。
近日,雜交稻育種專家謝華安院士受聘為福建農林大學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海峽種業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閩臺作物生物育種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這是自2012年首聘以后,謝華安再次攜手母校,助力種業科技創新升級。
就在簽下謝華安院士的當天上午,福建農林大學還與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方面的關鍵問題,雙方將圍繞課題研究、建言獻策、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凝聚共識等領域開展合作。
兩份協議,彰顯出我省高校聯學共研攻堅種業創新“卡脖子”關鍵技術的決心。
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福建農林大學把推動種業科技創新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實際行動。該校成立海峽種業創新研究院,組織開展種質資源庫建設和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等工作,緊盯種業“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加強種質資源收集利用,加快農業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該校領導班子帶頭領題調研,形成9項重點課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力求培養一流人才有成效、引領科技創新有突破、服務國家戰略有實招、推動福建發展有貢獻。學校各部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急難愁盼的具體行動,堅持邊學習調研、邊檢視整改,梳理形成8大問題,制定21條整改措施,師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學校植物學與動物學入選ESI全球前1‰學科,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居省屬高校首位;中外合作辦學非獨立法人二級機構戴爾豪西大學聯合學院獲教育部審批。學校辦學規模、質量、水平、實力和效益進入全國農林院校前列。
(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