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進主題教育中,福建省國資國企聚焦主題教育目標任務,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實踐、實干、實績,全力爭優、爭先、爭效,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實績實效,在服務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中譜寫福建國企篇章。
以學促干
在服務“四大經濟”中走前頭、作表率
7月底,第5號臺風“杜蘇芮”來襲。為應對這場今年來登陸我省的最強臺風,省招標采購集團權屬經緯數字公司打造的“海上漳州”平臺啟用了87個船舶停泊點“云廣播”,循環播報臺風撤離指令和要求;劃定漁港“電子圍欄”,設置告警規則,防范港內避風船只在警報解除前離港出海……
數字賦能抗臺風戰役,是數字福建建設成果的生動寫照。如今在福建,國資國企已成為數字賦能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秉持學在深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傳統,在深入推進主題教育中,福建國資國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目標,全面對接、深度融入制造強省、生態強省、質量強省、數字福建等重大戰略,圍繞“四大經濟”,推動傳統產業優勢持續鞏固,新興產業動能強勁釋放。
省大數據集團正助力福建數字經濟“走出去”。5月,該集團在北京市朝陽區落地合資企業京閩數科(北京)有限公司,成為數字中國“福建模式”在省外落地的新里程碑;6月,與香港簽署戰略協議,合作共建閩港數字經濟一體化新型基礎設施,推動閩港兩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集團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凝聚生態、服務生態、壯大生態,不斷為福建數字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近期,福汽集團60輛18噸氫能卡車交付長三角地區,用于快遞、物流等運輸業務。利用我省“電動福建”政策和產業鏈優勢,福汽集團發揮金龍汽車集成創新和制造優勢,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我們以電動化和氫能源為切口,加快開發環衛、渣土、鋼廠、港口等典型工況場景的中重卡產品,目前氫燃料汽車市占率居國內前列。”福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陳建業表示。
省輕紡控股旗下青山紙業新上“日處理2000噸固形物堿回收爐建設項目”,對制漿廢液中的化學品堿進行回收,利用余熱發電供汽。隨著項目建成,公司生產系統的制約瓶頸被打開。如今,企業采用自研竹溶解漿生產工藝,推動竹漿紙、竹漿纖開發應用,積極拓展新型包裝用紙市場。“我們將圍繞新材料應用、綠色技術創新等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增強產業發展韌性。”青山紙業黨委書記林小河說。
精心調研
找準國企改革、轉型發展的著力點
當前,“電動船舶”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以省船舶集團為代表的省屬國有企業正積極服務產業發展大局,努力打造電動船舶發展的“福建樣本”。但當前,產業發展依舊存在一些難點、堵點。
省國資委帶著問題深入我省各地展開了一系列調研。隨著調研深入,問題也隨之明晰。“總的來說,還存在示范應用場景擴展的步伐邁得不夠大、成本管控有待優化、市場化理念有待提升等差距。”調研組相關負責人說。
問題既是阻礙發展的“攔路虎”,也是推動發展的突破口。直面“硬骨頭”,省國資委立即組織省船舶集團同向發力,進行專題研究,并形成對策——做好“加法”,加大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做好“減法”,降減造價成本,以性價比搶占市場;做好“乘法”,深化同寧德時代、中船集團、無錫賽思億等產業伙伴的協作聯動;做好“除法”,破除思維定式,轉變經營理念,增強市場意識。
近期,根據省國資委調研指示意見,省船舶集團為大金湖景區量身定制的高端電動船舶“大金湖2號”已正式開工。今后,配置更高、性能更好的新能源電動船舶便可搭載游客暢游大金湖。
下工地、進車間、進班組……我省國資國企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作為主題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的首要內容,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企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國資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在省國資系統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梳理出聚焦深化改革、優化布局、項目建設、科技自強、完善監管等13個方面重點調研內容;委領導班子牽頭組建6個調研組,赴41家重要子企業開展深入調研,堅持以“小切口”做深調查研究“大文章”。
各企業也積極將調研作為企業破解改革發展瓶頸的重要推力——
省建工集團圍繞“產業數字化轉型”,走訪多家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及頭部平臺服務商學習先進經驗,下沉基層單位、項目現場開展課題調研,在此基礎上打造“I8項目全周期管控平臺”,實現與遠程視頻監控系統、A8在線集采、財務管理等平臺的數據對接與互聯;司屬省建科院研發的“智慧橋隧管養一體化平臺”應用在福州360座橋梁隧道巡查及橋梁結構健康檢測項目,人力公司開發的“智慧工地綜合管理平臺”完成24種工地場景應用。
省電子信息集團成員企業星網銳捷通過調查研究推動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研究制定《產學研合作管理辦法》,推動“卡脖子”關鍵技術突破,在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2022年度地方“科改示范企業”評估中再獲“標桿”;集團還助力另一成員企業四創科技解決關鍵人員中長期激勵問題,員工持股試點滿足政策要求,企業成功入選“科改示范企業”名單。
抓好整改
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調研“出題”,整改“解題”。
主題教育中,我省國資系統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推動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
省國資委嚴格對標對表發現的問題和目標任務,逐項細化分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整改要求、整改時限,形成整改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三清單”,定期專人督導督辦,實行對賬銷號、進度提醒,嚴格按照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推進整改任務按時見底清零、逐項整改到位。
聚焦推進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省國資委下發專項通知,督促所出資企業對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議事規則進行修改完善,推動所出資企業及下屬企業黨委對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運行情況開展“回頭看”。目前,18家所出資企業及權屬企業黨委均制定了黨委前置清單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福蓉源項目是福建冶金、南平鋁業“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定位打造“產值百億級、綠色低碳型”的一流鋁加工及精深加工智能工廠,對搶抓5G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的高端鋁材新興市場快速成長機遇具有重要意義。但受海邊灘涂地質條件、超長雨季和疫情影響,去年全年有效施工只有4個月時間,項目建設進度滯后于目標工期。
福建冶金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翔領題開展“蹲點式”調研,督促協調參建各方倒排施工計劃、掛圖作戰,克服場地地質條件、天氣限制以及施工組織效率等因素影響,合理趕工,全力以赴搶回滯后工期。到目前,福蓉源新材料高端制造項目主體工程、主要水電基礎設施已全面完成建設,職工食堂、辦公室投入使用。7月18日,新材料高端制造項目一期10條生產線順利完成五方驗收,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實現預定時間節點投產目標。
呼應百姓對于提升高速公路服務的期盼,省高速集團組織力量深入83個服務區,開展為期一周的“服務提升萬人問卷”調查活動,從行車舒適性、收費站通行效率、節假日擁堵、隧道照明等事關群眾出行的15個方面收集群眾需求和建議。其中,針對車主反映較多的隧道通行“黑洞”效應,集團計劃兩年內完成全省1316座1700多公里隧道的照明智能化提升改造,全面提升群眾隧道通行的感知舒適度。同時,建立全省統一智慧照明管理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智能化、精細化調光控制,提升群眾出行體驗感。
截至8月3日,省國資委所出資16家省屬企業共檢視問題113個,已辦理銷號86個;共制定整改措施278條,共制定制度83項。通過主題教育,省國資系統在改革攻堅、項目投資和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福建在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結評估中獲評A級,受到全國通報表揚。
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