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謙智能以動態人臉識別為核心技術,不斷升級算法,實現應用場景多元化
技術引領 搶灘人工智能新賽道
僅靠刷臉,即可完成開門、控溫、體檢等一系列操作。在位于平潭新興產業園的福建平潭瑞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技術已成為現實,并廣泛應用在考勤、出行、政務等場景之中。
瑞謙智能是一家專門從事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集軟件開發、系統集成、IT運維等為一體的人工智能終端和解決方案,實現城市生活信息化、智能化、聯網化。自2017年底落地以來,該企業已逐步成長為平潭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去年營業額突破1.6億元。
自主研發算法
智能識別眼鏡、人臉識別鎖、中醫智能健康鏡……走進瑞謙智能展廳,多功能智能產品琳瑯滿目。
在“健身魔鏡”前,記者體驗了一把沉浸式健身:面對屏幕,無需穿戴任何設備,就可以進行有氧舞蹈、瑜伽等鍛煉,面板下方還有一個卡通小人實時模仿記者的運動軌跡,并滾動顯示動作完成度、卡路里等信息。
“這可是我們的爆款產品,內嵌多個傳感器,集合了光感、體感、智能識別等技術,可以實時捕捉用戶動作,并通過AI算法判斷用戶動作是否到位,精準提升健身效果。”公司行政總監厲質彬說。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落地平潭多年,瑞謙智能迅速成長。
“立足于大數據時代,我們以動態人臉識別為核心技術,不斷升級算法應用,實現技術革新換代。”厲質彬說。
何謂動態人臉識別技術?“形象地說,只要你出現在機器識別范圍內,即便處于動態之中,機器內設的系統也可以一眼識別你的信息,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厲質彬解釋道。
強大的技術離不開算法的支撐。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公司科研團隊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與提煉,集成了多種算法框架、模塊,并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靈活調整。
在厲質彬看來,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平潭的惠企政策扶持。“在這里,我們可以享受到研發費用補助、人才補貼以及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等政策紅利。”
提升科研實力
走進智能視覺信息處理實驗室,公司軟件開發主管王書琪正在測試傳感器件與新產品的適配度。“我們必須不斷對人臉識別相關數據進行維護與優化,提升人臉算法模型的精確度、可靠性。”他說。
研發能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瑞謙智能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00萬元,獲得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近60件。
以3D結構光人臉識別方法為例,這項技術通過紅外點陣的方式進行成像,能夠讓設備的“眼睛”克服天氣、光線、角度等復雜條件影響,有效防止照片、面具、頭模等各類欺詐手段,是目前業內精度最高的識別技術之一,誤識率和拒識率僅為萬分之一。
“基于此,我們研發出可見光人臉識別終端、第三代全自動可視智能指紋鎖、全場景自動安檢門等產品,涵蓋家居等多個場景。”王書琪說。
記者還了解到,瑞謙智能研發的識別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智慧安保、智慧考勤,還能夠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以“互聯網+”為基礎,公司推出了第三代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為居民提供生活娛樂、物業管理、醫療養老等服務,目前已在平潭多個社區、校園試點推廣。
搶灘新興賽道
在公司總經理周環看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成熟,智能識別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將愈演愈烈。“唯有拓寬‘護城河’、尋找新藍海,才能實現突圍。”
瞄準機器視覺這一新興賽道,瑞謙智能正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期搶灘入局。“機器視覺涵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圖像識別與處理等多種技術,只需要不同模型,即可實現多種算法集成,這意味著產品可以應用的場景更加多元化,能夠幫助我們開拓工業、制造業方面的市場。”周環說。
事實上,瑞謙智能早已落子布局。今年2月,瑞謙智能與來自深圳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信息科研平臺與機器視覺相關技術。此外,還與另一家業內知名公司合作開發“AI+3D”融合技術,將主要應用于工業化場景,預計可新增營收2000萬元。
目前,公司正加快推進運營中心項目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設有VR實驗室、算力中心等,建成后可實現年產500萬套智能電子控制器、6萬套智能鎖具及1萬套智能系統解決方案。
“為了適應更迭如潮的科學技術,我們正加快招兵買馬,打造一支實力強勁的科研隊伍。同時,強化校企合作,與北京理工大學、福州大學等院校的人工智能專業共同組建研發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培育更多相關人才。”周環說。(記者 張哲昊 程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