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明區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暨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推進會、“以學促干”百日行動工作推進會,號召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把“四下基層”優良作風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我們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更足的干勁,持續落實‘四下基層’工作制度,扎實推進‘以學促干’百日行動,在全市發展大局中進一步體現思明擔當,作出思明貢獻。”思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宣傳宣講接地氣
“聲”入群眾聚民心
每周三下午,鷺江街道老劇場文化公園總是洋溢著濃濃的“學習味兒”——思明區鷺江街道結合閩南居民“泡茶話仙”愛好,在老劇場文化公園組建“閩南語讀報小組”,定期組織黨員居民讀報學習。
這是思明區把宣講會場搬到“厝邊現場”,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轉變為群眾語言的生動寫照。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是“四下基層”的重要內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思明區堅持把推進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作為領悟思想偉力的重要途徑,扎實鑄牢主題教育思想根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入百姓家、沁入百姓心,用黨的創新理論聚民心、聚民力。
為確保主題教育學習“全覆蓋”,思明區拓展基層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資源,發動黨員干部到社區、小區開展“理論直通車 學習在身邊”“社區近鄰沙龍”“榕樹下的黨課”等“微宣講”活動,方便黨員群眾就地就近就便參與。同時,立足閩南特色文化,依托戲臺、劇場、茶桌“搭臺”,用活講古、答嘴鼓、三句半等藝術形式,用“鄉音”傳“黨音”,激發群眾學習熱情。
拓展廣度,也不忘提升精度。思明區注意區分機關、學校、衛生、國企、非公、街道、社區等不同領域和青年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等不同群體特點,靈活制定學習方案,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以“群眾點單,我來派單”的方式,讓理論宣講更合群眾“胃口”,扎扎實實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推動主題教育向深向實。
調查研究出真招
摸清實情求實效
17日,思明區委調研組走進黃厝社區塔頭社,實地調研塔頭社的環境提升、產業發展、歷史文化保護和智慧城中村建設等工作,既為塔頭社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點贊,又圍繞升級打造“宜居、宜業、智慧、和諧”社區,全面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提出下階段工作要求。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的重要路徑。如何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讓調研調查成為解決民生急難愁盼的重要抓手?
在“腳沾泥土”中知民情,解民憂。思明區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近鄰茶話會”懇談活動,社區每周固定半天接待群眾,并組織黨員群眾代表、相關職能部門共商共議,把解決問題的思路議深、原則議透、流程議實,讓居民真正參與到議事決策過程中。同時,結合“近鄰·思民”專項活動,思明區383名處科級干部帶著問題下基層開展調研,每人每季度走訪回訪不少于6戶居民,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147件。
為促進調研成果深化轉化為思明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日前,思明區委常委會還召開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與會成員圍繞深化近鄰黨建建設、推進老城區城市更新等議題交流調研體會和收獲,暢談工作思路和舉措,在互學互鑒找到破題之鑰。
現場辦公抓落實
排憂解難暖民心
身到、心到,才能拿出實招。現場辦公下基層是“四下基層”的重要方法,思明區堅持在一線找問題、在一線破難題、在一線抓落實,用心用情用智惠民生、促發展。
沿著濱海步道一路向前,實地察看設施維護、商家經營、項目建設情況,推動問題點位整改落細落實;走進位于鼓浪嶼的匯豐銀行公館舊址、工部局遺址、八卦樓等古跡,了解建筑修復進展,要求相關部門加強精細化管理力度,全力守護好璀璨的“鷺島明珠”……
用腳步丈量民情,深入現場集中“會診”。10月份,思明區主要領導先后3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撲濱海步道、鼓浪嶼、曾厝垵社區等點位,通過現場研究、現場指導、現場協調,解決堵點痛點難點,用行動紓解民困。
在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下,思明區廣大黨員干部鼓足干勁,從機關會場直奔基層現場,“硬碰硬”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
區發改局奮力爭優爭先爭效,聚焦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民生問題靶向發力,策劃生成區醫療衛生綜合體、百家村中學、站南小學等50余個項目,推動補齊民生短板;搶抓中央支持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重點窗口期,積極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補助、新增國債、專項債、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等資金支持,策劃20個專項債項目,申報64個新增國債項目,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筼筜街道黨工委班子累計進社區入戶34次,不僅在老舊小區改造階段通過現場調研解決公共晾曬區怎么設、垃圾屋建在哪兒、后續物業怎么管等一批群眾關切問題,還針對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如衛生死角變成公共休閑區后噪聲擾民、小區路面寬敞導致車速變快給居民行走帶來安全隱患等問題,在改造收尾階段與施工方積極進行協調完善,通過新增花箱對休閑區分域管理、在視線死角及人流量大的區域設置減速帶等措施,及時整改糾偏,提升老舊小區整改成效。
(黃鑫 夏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