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8日訊(通訊員 陳曉雯 陳藝潔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12月25日上午,漳州高新區管委會在水仙花海廣場成功舉辦“立法引領,助推水仙花產業可持續發展”暨《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辦法》法規宣傳活動,現場宣講新鮮出爐的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法規。漳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洪耀中,漳州高新區區領導蘇孝道、趙豐、林清池等到場觀看活動。
據了解,這也是作為“省花”“市花”的漳州水仙花,在繼2014年市政府出臺《漳州水仙花原產地保護區管理辦法》后,首次迎來的“重磅”法規,標志著漳州人民的“護花”事業取得又一次新突破。
活動現場,漳州市人大法工委解讀《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辦法》的法規特色、亮點,從“規劃引領”“分級保護”“文化傳承”“品牌保護”等方面,全面介紹法規的立法目的、職責分工、基本原則、專項規劃和行業組織,明確了漳州水仙花傳統種植區,要求提供水仙花種植相配套的基礎設施,規范了水仙花文化主題公園、傳習體驗館等文化載體的建設,以及開展科研、種植和雕刻人才庫等平臺的建設,提出加強漳州水仙花原種保護、新品種研發繁育工作,鼓勵和支持開展產學研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及對“漳州水仙花”地理標志的申請使用和保護等一系列品牌保護規定。
活動中,水仙花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水仙花雕刻技藝展示與教學,水仙花小學的同學們也帶來了詩朗誦和歌曲表演。樸素的花球在大師的巧手下,被鐫刻出歷史的痕跡和藝術的美感。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被賦予更深刻的主題意義——水仙花保護工作在“走實”“走深”“走細”的道路上愈發堅定和規范。
據悉,12月15日,經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批準,《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辦法》將于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漳州高新區管委會迅速響應,在漳州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下,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積極籌辦這次法規宣傳活動,在第一時間向全體市民傳達喜訊的同時,喚起人民群眾對水仙花保護的法制意識,營造規范化保護和管理水仙花的濃厚氛圍。
此次主辦單位漳州高新區及承辦單位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水仙花產業的復興創新,以花為媒,“護花”工作蹄疾步穩。其中,通過返租農戶,切實保障農民脫貧致富,目前,已實現漳州水仙花花球穩步增產,建成水仙花原產地核心保護區3500畝,超額完成3000畝的建設任務,一批高標準農田工程開工建設,種植基地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此外,漳州水仙花保護基地核心保護區一期景觀工程成為漳州市熱門網紅打卡點,春節期間日均接待游客6萬人以上,而漳州水仙花主題樂園完工試運行,首日人流量達1200余人次。
與此同時,圍繞著“非遺”打造漳州水仙花城市IP,《水仙花傳說》項目已成功申請2021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出創意筆、文化衫、抱枕、飾品賀卡等30余種水仙花元素文創產品,優化了漳州水仙花“非遺+文創”產業布局,推動了漳州水仙花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