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9日(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李杰 文/圖)
核心提示
擁江而立·向海而興,龍文正青春!1997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漳州市龍文區正式成立。如今,經過多年的洗禮,龍文區篳路藍縷,一路賡續礪行,走過了近二十五個風雨兼程的歲月。今天,讓我們走近龍文,感受龍文的朝氣與活力。
眾所周知,青年是一個充滿創造力和朝氣蓬勃的群體,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在新時代背景下,龍文區通過出臺一系列人才招引政策,不斷優化行政服務效能,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志向遠大、富有活力的新青年,為龍文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培育人才大手筆 為新龍文“造血”
流水爭先,靠的是綿綿不絕。作為漳州市區的“后起之秀”,龍文區十分重視人才的吸納與培養,不斷激活“造血干細胞”,為龍文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2021年11月5日,龍文商學院正式揭牌成立,“第一講”便邀請了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趙明昊教授前來授課,龍文區委書記朱真等多位領導參加活動。
“龍文區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這也是漳州首個區級商學院。”龍文區委組織部人才辦負責人黃哲文介紹,依托于已經成熟運轉多年的“龍文英才協會”,龍文商學院致力于打造集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于一體的高端人才社區和云端大學,通過召開論壇、標桿學習、人才大課堂等方式,不斷培養各行各業人才,有效提升人才競爭力。
2021年,龍文還以商學院為載體,探索“企業+政府”共同出資的方式,將資金用于商學院的培訓、區內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引育。同時,定期舉辦區內知名企業負責人參加的“私董會”人才沙龍,全力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多維度”的龍文“人才領頭雁”。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龍文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著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先后出臺了《促進龍文區人才優先發展的十條措施》《支持優秀高校畢業生來龍文就業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招實舉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黃哲文介紹,目前,龍文區還在抓緊制定“龍文區聚才興業5年行動計劃”相關方案,在此前“十條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再升級、再優化,預計每年將保證人才發展專項經費1200萬以上!目前,這一方案已“精修”20余稿,且仍在進一步研討中,旨在讓各項人才招引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如今,龍文的人才集聚效應,正不斷凸顯——截至目前,龍文區新型研發機構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位居全市第一,其他平臺載體和高層次人才數量也位居全市前列。據介紹,下一步,龍文將進一步發揮政策引領、理念引領和人才引領作用,讓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更好地融入龍文經濟發展大局,為全力建設濱江產業新城富美中心城區作出更大貢獻。
行政服務高效能 為新青年“造夢”
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更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在重視培育人才的基礎上,龍文區也致力于打造高效能的行政服務,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創業的這幾年,我感受最深的是,龍文區的行政服務效率非常高,值得點贊!”談起龍文區的營商環境,沈子平言語中透露著欣喜與滿意。
出生于1989年的沈子平,是漳州市龍文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2015年,他將目光投向了方興未艾的龍文區,在此注冊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福建融圓建設有限公司。他介紹,自己的業務涉及漳州多個縣區,相比之下,龍文區的住建、工商、稅務等部門,比其他地方的“好打交道得多”,職能部門經常能“急企業之所急”,幫助梳理企業所遇到的難題。“龍文區的干部精氣神滿滿,只要能把事情做好,部門會很有耐心地傾聽你的方案,并積極給出意見和建議。”沈子平說。
在這樣的氛圍中,沈子平更加堅定了自己創業的決定,他的企業也迅速成長——2020年,他的公司營業額近11億,納稅額度超100萬元。
沈子平的創業之路,是龍文區廣大創業新青年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龍文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出臺相關服務政策,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舉措,提供更加便捷、高新的行政服務。
走進龍文區行政服務中心,一幕幕井然有序的畫面映入眼簾:導辦員主動上前提供服務,窗口工作人員逐一耐心講解,來往百姓高效“辦事”,大伙兒臉上掛著微笑……在辦事大廳白色背景墻下,在窗口里敲敲打打的鍵盤聲中,時刻展現著龍文行政服務的高效能。
“現在行政服務的改革力度很大,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老百姓辦事更方便了。”龍文區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林志群介紹,特別是今年龍文區推出的“一件事”套餐服務,通過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服務專窗,由代辦員跨部門綜合收件,就可以實現“一站式”集成服務。換而言之,前來辦事的百姓只需提供一次性提交一套材料,就能完成全部的辦事流程,極大縮短了辦事時限。不僅如此,龍文區行政服務中心還持續優化異地代辦、聯審聯辦等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壓縮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承諾時限,不斷提高行政服務效率,獲得了龍文百姓的廣泛認可。
在人才與營商環境“雙引擎”的驅動下,龍文這座濱江產業新城,正不斷發光發熱,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