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通訊員 簡銀蕉文/圖)中國農業銀行漳州分行將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作為落實服務客戶、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水平,以“敬業、專業、用心、用情”的服務為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努力構建和諧金融消費環境。
農行龍海支行深入程溪鎮下葉村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金融服務。林舒婷攝
把好“安全關”,為消費者守住“錢袋子”
近日,一位阿婆神色慌張地來到農行福建漳州龍海石碼分理處辦理匯款。憑職業敏感性,工作人員詳細詢問老人是否認識收款人及農行漳州分行工作人員向客戶普及防詐知識款項用途等,阿婆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語。工作人員判斷這可能是電信詐騙,立刻進行勸阻并向她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的套路。“幸好有你們極力勸阻,為我母親挽回4萬元資金損失。”第二天上午,農行漳州龍海支行接到阿婆兒子來電感謝。
這只是農行漳州分行開展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該行通過成立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暨“斷卡行動”領導小組、搭建各成員單位橫向溝通交流平臺,集聚反詐合力。此外,該行轄內各網點還綜合利用晨夕會、運營響應平臺、微信工作群等多種渠道開展案例宣講、強化員工培訓,切實提升全體員工識詐識賭能力,提高臨柜預警、勸阻水平。
該行高度重視客戶體驗,把處理客戶投訴、解決金融糾紛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設立網點電話、一級支行電話、二級分行電話、總行客服熱線四級客服與投訴熱線,并在全轄網點公示,確保客戶在遇到問題時,能第一時間向相關人員求助反映,使問題得到快速處理和解決。
農行平和支行在縣人行主辦的315宣傳活動,場向客戶一對一講解消保知識,提升群眾風險風范意識。張耿漢攝
服務送上門,為消費者解決大難題
“這件事情拖好幾年,沒想到你們親自上門辦理,太感謝你們了。你們農行服務真暖心真周到!”何先生激動地握著農行漳浦支行營業廳工作人員的手。原來,多年前他女兒開立用于發放殘疾補助款的銀行卡,但未激活此卡。眼下急需用錢,女兒癱瘓在床無法親自到網點辦理。這可急壞了何先生。得知該情況,農行漳浦支行營業廳一行人驅車40多公里前往何先生家中,經過核實情況后,順利完成辦理流程。
源于服務,不止于服務。服務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重在細節,在點點滴滴,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農總行提出要開展“農情服務,天天進步”的活動,強調服務從小處抓起,從日常抓起,要常抓不懈。農行漳州分行持續加強行動不便客戶上門服務的宣傳力度,通過電子顯示屏、公告欄公示、設置溫馨提示牌及95599電話咨詢等多種方式,告知上門預約服務申請渠道和服務流程等內容。積極提供“送上門”的金融服務,為行動不便、身體不適、偏遠鄉鎮的老年群體提供便利,讓更多的人在“家門口”即可共享普惠金融便利。
農行云霄支行積極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云霄縣人民公園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高一明攝
組織宣教活動,將金融知識送到群眾中
在日常宣教中,該行聚焦“立體化數字化、多元化”三個方面,構建守正創新機制,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注重提升宣教實效。按照“集中宣傳與常規宣傳相結合、監管協調與本機構組織相結合、線上宣傳和線下宣傳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配合各級監管部門或自行組織集中宣傳活動,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等宣傳渠道,以營業網點為線下金融知識普及的基礎陣地,結合各行的網點分布、客戶群體特點,積極向學校、社區、企業、農村進行延伸。
農行漳州東山支行組織志愿者深入東山縣宮前村漁港碼頭,開展“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字金融”3·15消保宣傳周活動。黃瑞金攝
同時,該行以視頻、漫畫等形式,通過線上媒介推送金融知識,擴大宣傳普及工作的覆蓋面和觸達率,構建多元化的金融知識傳播途徑,把貼近實際的金融知識通過各種線上渠道送到消費者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