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2日訊(通訊員 莊藝紅 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佛曇鎮是漳浦縣東部沿海重鎮,全鎮共有22個各村(居)場,總人口6.5萬人,其中,沿海村13個,海岸線長9.71公里。自6月以來,漳浦縣佛曇鎮黨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省、市海上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加壓奮戰,全面動員,組織力量,深入一線,爭分奪秒查隱患除風險,全力以赴補短板堵漏洞,從嚴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筑牢織密海上防疫網。
“一點三線三防”全覆蓋
佛曇結合本鎮實情,整合船舶,聚焦一個管控點。第一時間將全鎮8個船舶停靠點整合,并利用浮球警示線徹底封堵大白石渡頭尾,整美主航道成為全鎮船舶唯一進出通道。嚴格實行全鎮船舶集中管理,建立“依港管船、定人聯船”管控機制,嚴格執行漁船進出港管理要求,真正做到“封港清查”。
夜間巡防
同時,突出聯防,組建三大巡防線。組織鎮村巡邏隊多次實地摸排調研,排查出3個船舶搶灘沖灘隱患岸線,立即組建后許-軋內岸線、白石-后社岸線、整美山寮岸線等三大巡防力量,同時設置3個岸線值班點,全面實現岸線聯防。
監控巡防
此外,強化三防,織密海上防控網。緊扣船、港、人三個重點,持續強化人防技防物防,切實做到群防專防有機結合,不斷提升管控成效。組織駐村工作組、執法隊伍、村兩委、網格員、警務助理等值班巡防人員250名,在重點漁港澳口安裝360度高清攝像頭21個,真正實現巡防、監控無死角、無盲區、無漏洞。在隱患岸線、主航道設置浮球警戒線7條,太陽能爆閃燈50個、遠距離探照燈1個、高強光手電筒80個,醫學防護服500套,并配備一艘船舶作為替補漁政執法船開展巡邏,確保做到全天候閉環巡邏值守。
狠抓宣教營造濃厚防疫氛圍
據介紹,佛曇鎮緊抓輿論導向,組織鎮村干部深入沿海村、漁港一線,面對面、點對點入戶宣傳,發放嚴防海上疫情輸入倡議書2萬份,并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海報、LED輪播、宣傳欄公告等多形式開展海上防疫相關政策宣傳,引導漁民積極配合開展工作,形成良好的輿論聲勢,維護沿海村和諧穩定。
簽安全承諾書
拓寬渠道媒介,督促22個各村(居)場廣泛發布和利用村村響、流動廣播車進行廣播宣傳,編制“海上疫情防控宣傳(本地話)”順口溜短視頻進行廣泛的轉發宣傳,迅速營造全民動員、共治共享的濃厚輿論氛圍;深入一線宣教,督促船民、水產品收購商簽訂《承諾書》,發布《關于嚴密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從海上輸入的通告》,向廣大漁民群眾講明海上疫情輸入風險及非法偷私渡法律責任等,增強漁民群眾的責任意識、守法意識、防范意識。
設立舉報獎勵。廣泛發動群眾舉報偷(私)渡、走私等海上非法交易組織者、參與者,以及非法入境人員,切實營造打擊偷私渡的高壓氛圍,進一步筑牢海上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全力開展“三無”船舶整治
6月份以來,佛曇鎮在漳州市委、漳浦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硬措施,扎實開展“三無”船舶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
據介紹,6月底,佛曇鎮對轄區沿海水域、漁港、澳口、灘涂、停泊點以及修造船廠等存量船舶進行地毯式排查,同時開展入戶摸排,通知在外船舶及時返港,逐船逐戶逐點登記確認,不留死角、不漏一船。通過此次封港清查,全鎮統計的“三無”船94艘,其中漁船62艘、垂釣快艇32艘。
拆解三無船舶
針對“三無”船舶多點停靠問題,佛曇鎮對摸排出來的94艘“三無”船舶實施定點停靠,集中管理,統一停靠在岱嵩、整美2個停靠點,對62艘“三無”漁船采用鐵鏈物防鎖定,落實專班人防管理,加裝高清探頭技防監控;對9艘30馬力以上的垂釣快艇統一去功能化,并集中吊拉在岱嵩岸上;其余23艘30馬力以下無承載海鮮能力、無外海作業能力垂釣快艇,實施集中定點管控。7月6日開始組織鎮村干部、船管員、網格員對“三無”船舶統一編號,逐船核實船主、船長、馬力、材質等信息,落實一船一檔登記造冊管理,做到底數清楚、管控到位、處置有力。此外,堅持分類分批,精準施策,兼顧社會穩定和整治決心,成熟一批,拆解一批,并開展邊整治邊宣教做細做實群眾思想工作,發動群眾舉報監督,積極取得群眾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