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9日訊(通訊員 長泰宣 閩南網記者 梁政)為深入挖掘長泰“福”文化內涵,統籌推進長泰“福”文化宣傳推廣和文創活動,全方位講好“福”文化故事,即日起,長泰區委宣傳部、長泰區融媒體中心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幸福滿龍津”——長泰區“福”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引導人們體悟新時代的幸福底色,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福”文化、參與“福”文化、樂享“福”文化、發展“福”文化的濃厚氛圍,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征集公告如下:
一、大賽主題
喜迎二十大,幸福滿龍津——長泰區“福”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二、活動目的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漳州市委、長泰區委關于打響“福”文化品牌部署要求,加快推進長泰“福”文化產品創意設計與開發,不斷促進“福”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打造長泰“福”文化標識體系,助力“文化長泰”建設,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三、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中共漳州市長泰區委宣傳部、漳州市長泰區融媒體中心
四、大賽流程
1.作品征集:2022年10月—11月
2.作品評選:2022年12月
3.頒獎儀式:2023年1月
4.成果展示及宣傳推廣:2023年1月
(活動流程中各階段的具體時限,由組委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五、參賽范圍
全國范圍內的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機構、院校、設計公司、設計師、藝術從業者、工藝美術師、非遺傳承人、手工藝制作者、發明人、專利持有人、學生及個人等均可參賽,可單獨參賽亦可聯名參賽。
六、作品類別
(一)“泰有福”文創作品
以產品創新設計為主,依托“福”文化和長泰特色人文、景觀、非遺、旅游、民宿等素材相結合,融入吃住行游購娛有關的文化創意旅游商品,創作設計與打造具有長泰特色文化的日用產品、文化旅游伴手禮等創意產品。作品類型包括但不限于:紀念品、工藝品、辦公用品、生活用品、潮玩手辦、包裝裝飾等文創伴手禮,可提交單一或系列作品。
(二)“泰有福”文化景觀作品
通過“福”文化與景觀美學的碰撞融合,設計制作出準確表達和反映“福”文化,并具有長泰鮮明城市特色的文化雕塑、文化景觀小品以及沉浸式體驗的文化景觀等。作品類型包括但不限于:雕塑、牌樓、綠化、造景、壁畫、廊道、噴泉、幕墻設計及燈光亮化設計等。
七、參賽作品要求
(一)內容要求
1.參賽作品設計應當以“福”文化為基本文化元素進行藝術創作,突出長泰特色,打造長泰“福”文化標識體系。
2.參賽作品要發揮創新思維與想象力,貼近大眾日常生活,將長泰的優秀傳統文化、非遺技藝、景觀美學與現代創意設計、時代精神等相融合,鼓勵系列化作品參賽。
3.參賽作品要找準“福”文化與長泰本土文化及市場需求的契合點,方便設計成果轉化,文創作品類要具有較高的美學或實用價值,體積不宜過大,便于攜帶運輸;文化景觀類規劃占地面積控制在40㎡以內。
4.文創作品類參賽作品,要求帶有完整包裝(包含但不限于禮盒、包裝袋、手提袋等),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需工藝成熟,符合商業化投產售賣的條件,能夠量產,明確標注市場零售終端建議售價,且建議售價不超過人民幣2000元/件(套),重點征集人民幣500元以下/件(套)的作品。
5.文化景觀作品類參賽作品需標注達到設計效果、需要采用的主要材料、施工細節等建議或要求。
(二)參賽要求
1.初評
(1)初評以電子版為主,不要求提交實物作品。
(2)提交要求如下:
①文創作品類:每件參賽作品需不少于3張高清效果圖,文件統一為JPG格式,版面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作品名稱、設計思路、亮點特色、尺寸詳情、工藝材質、受眾定位、必要的結構圖及設計說明(300字內)等,版面大小為A3(29.7cm×42cm),橫構圖,分辨度300dpi,單張圖片大小不低于1MB且不超過10MB。
②文化景觀作品類:每件參賽作品需不少于3張高清效果圖,文件統一為JPG格式,版面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作品名稱、設計思路、亮點特色、尺寸詳情、適用場景、工藝材質、受眾定位、必要的結構圖及設計說明(300字內)等,版面大小為A3(29.7cm×42cm),橫構圖,分辨度300dpi,單張圖片大小不低于1MB且不超過10MB。
(3)所有類別單件作品提交圖片不超過5張,系列作品提交圖片數量不超過10張,圖片需多角度展示作品,盡可能體現作品全貌,作為線上初評及宣傳推介使用。
2.終評
(1)文創作品類,終評原則上需提供實物作品;文化景觀類作品需提供作品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和效果圖等所有圖紙的實物打印稿,單張規格為A3尺寸(29.7cm×42cm),橫構圖,作為終評專家實物審核。
(2)參賽者在收到入圍終評通知后,需在規定時間內將實物作品寄送至組委會指定地點,以便專家組進行終評。
八、作品報送要求
本次大賽采用線上報名
1.參賽對象關注“新長泰微新聞”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查找投稿系統,注冊/登錄后,在大賽專題頁中,可進行在線報名、提交作品。同時,可以通過“新長泰微新聞”微信公眾號、長泰新聞網、長泰政府網查看了解長泰區情和大賽的相關情況。
2.組委會將通知提交實物作品(文化景觀作品類參賽作品提交設計稿件打印圖紙即可,下同)。實物作品原則上不予退回,郵寄實物作品產生費用由參賽者自理,組委會一律不接收到付郵件。實物作品寄送地址:漳州市長泰區武安鎮縣后路18號(長泰區融媒體中心),聯系電話:18020668086。
九、評審相關事宜
(一)參賽作品評審
1.初評。征集截止后,大賽評委會組織對參賽作品根據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初評,每個類別篩選出25件入圍作品進入終評。
2.終評。大賽評委會組織對入圍終評的實物作品進行線下評審,并確定獲獎作品。
十、獎勵辦法
(一)獎項設置
大賽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在每個參賽類別中評選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和優秀獎10名,并頒發獎金及獲獎證書;獲得組織促進獎及入圍的,頒發榮譽證書。獲獎證書、榮譽證書由主辦單位聯合頒發。兩個類別獲獎的獎項分別為:
金獎1名,獎金20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銀獎2名,獎金10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銅獎3名,獎金5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優秀獎10名,獎金1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根據各鄉鎮(場、區、辦事處)、區直各單位、高校、行業協會的組織工作和作品獲獎實際情況,設置組織促進獎若干名。(以上獎金均為人民幣稅前金額)
(二)宣傳推廣
本次大賽將依托長泰區融媒體中心旗下矩陣傳播媒介、網端和省級、央級媒體多渠道宣傳。長泰區融媒體中心旗下有長泰電視臺、長泰廣播電臺、長泰新聞網、《長泰鄉訊》報和微信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等第三方平臺融媒賬號,將對獲獎作品及作者進行宣傳推廣,構建全媒體矩陣,提升社會影響力。
十一、注意事項
1.參評作品須實名投稿,杜絕抄襲。原則上已參加過國內同類評比活動已獲獎的作品不得參加本次評選活動。所有入圍作品根據通知提供實體樣品或最終成果方可進入終評,樣品歸主辦方所有,由承辦單位負責保管,活動后原則上不予退還。(如有特殊貴重作品成品要求退還的,請提前通知承辦單位,自行承擔物流相關費用)。
2.參賽者應對參賽作品擁有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或外觀設計專利等知識產權,作品不得侵犯任何一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凡參賽作品侵犯任何一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如參賽者剽竊作品、竊取商業秘密等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負,且大賽主辦方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參賽者出現任何知識產權的法律糾紛,與大賽主辦方(包括主辦單位、協辦單位、承辦單位,下同)無關;若因此給權利人、大賽主辦方造成損害的,侵權方應當承擔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責任。
3.參賽者須按要求完整填寫單位或個人信息,信息錯填或未填寫聯系方式導致無法聯絡的,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4.以個人名義參賽的,參賽個人須有良好信用記錄,未被列為失信行為人;以企業名義參賽的,參賽企業近2年內未因違反納稅規定被行政處罰,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自然人股東未被列為失信行為人。參賽企業和個人,需明確承諾不存在可能對本次大賽產生不利影響的未結訴訟。
5、參賽作品知識產權屬于參賽者,但大賽組委會擁有對參賽作品進行公開展示、結集出版和其他形式的推廣、宣傳、展覽及其必要的復制等權利。
6.優秀作品后期開發方案、合作模式,有意向的參賽單位或個人可與大賽承辦方具體協商,包括產品銷售收益分成、知識產權交易等形式。
7.參賽企業和個人應自覺維護賽事良好形象,對賽事活動組織、作品評選工作如有異議,可通過來電、來信、來訪向大賽組委會實名反映,但不得擅自通過網絡平臺和自媒體發布。否則不論處于賽事活動哪個階段,一律取消參賽資格,并不再受理其以后參加相關主辦方舉辦的賽事活動。
8.參賽者應全面了解本次大賽規則,凡提交參賽作品,視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賽規則,自愿受其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