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 李圓環 楊志鵬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10月9日下午,漳浦縣委書記黃鍵鵬到赤土鄉溪東村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在赤土鄉溪東村余甘產業園,黃鍵鵬實地察看了余甘產業基地、產業園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情況、余甘果品加工廠項目建設進展等,與鄉、村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溪東村余甘特色產業發展情況。赤土鄉溪東村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近年來,溪東村因地制宜,培育余甘特色產業,建成省內最大的連片余甘產業基地。2021年,溪東余甘產量超2400萬斤,產值突破億元大關。黃鍵鵬對溪東村培育特色產業、推動產業振興的做法成效表示肯定。
黃鍵鵬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發展為總抓手,精準發力,切實保障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黃鍵鵬強調,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持續夯實產業基礎,優化產業結構,積極育良種、擴規模、拓銷路、造品牌,把“小余甘”打造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果”;要找準產業發展路徑,大力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新品種、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打響“一村一品”品牌;要暢通產品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發展訂單農業,擺脫“單打獨斗”的局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把獨特資源優勢轉化為更大發展優勢。
在赤土鄉溪東村黨員教育暨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黃鍵鵬認真了解“丹山二先生”的廉政事跡和教育基地建設情況。溪東村人文底蘊深厚,先后走出“廉”之楷模“丹山二先生”張若化和張若仲、“理學布衣”張士楷等多位歷史文化名人。
黃鍵鵬強調,要以史為鏡,保護好、利用好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傳承發揚“丹山二先生”廉政精神,大力營造“學廉思廉踐廉”的濃厚氛圍。要以廉政教育基地為依托,加大宣傳力度,用活廉潔文化資源,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為培育新時代淳樸民風、文明鄉風提供載體。
當天,黃鍵鵬還來到石榴鎮龍嶺村,慰問脫貧戶林小香、吳亞坤,鼓勵他們堅定信心,用好政府幫扶政策,讓日子越過越好;叮囑鎮、村領導干部要及時了解脫貧戶需求,積極為他們解難題、辦實事,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切實鞏固脫貧成果,堅決防止返貧。漳浦縣副縣長陳志元參加慰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