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完善 住有優居 滿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
陶然園小區改造
“我們小區的環境可真是大變樣了!改造前小區樓房墻皮脫落,道路坑坑洼洼、綠化不足,現在道路翻修平整了,環境更加優美了,生活更加方便。”提起小區的變化,居住在陶然園小區的居民們都贊不絕口。走進小區,瀝青道路寬敞平坦,蜘蛛網般的電線變成了清爽美觀的“天際線”,新建的休閑小亭子成為活動中心,53個停車位、11盞新路燈、5個監控……小區綠化美化亮化后,漂亮舒適的人居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改造后的小區環境宜人
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長泰先后根據老百姓的實際需求,改造升級陶然園小區、龍鑫花園等老舊小區,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讓老舊小區煥活生命力,讓群眾從安居到優居,民生保障更有溫度。
市民安居樂業 幸福指數飆升
放眼龍津大地,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提升,交通路網日益完善,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快補齊……長泰堅持科學規劃、適度超前,遠近結合、多輪驅動,加快融漳接廈工程,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拼力完善基礎設施,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及人民生活品質。
今年1-6月,檔案科學管理系統建設和珍貴檔案征集修復展示項目、林墩旅游服務中心、巖溪錦鱗村錦繡新區舊村改造等3個項目已完工,長泰歷史文化街區(中山南路-后庵片區)一期項目僅用18天即完成后庵片區133戶158宗100%簽約工作……基礎設施36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66億元,順利實現“雙過半”。
聯十一線二期項目現場
與此同時,國省干線聯十一線對外通道加快建設,宮后片區、武德西路延伸段、新醫院周邊路網、一中北部片區路網等城區路網日益完善,備用水源湖珠水庫、龍津大橋等項目前期穩步推進,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風景宜人的長泰區宛如一條翡翠綠帶展現在人們眼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長泰民生支出20.9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8.8%;13件25項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8.4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1%,民生福祉在補短板、辦實事中得到增進。而今,長泰繼續聚力于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按照人民至上、系統思維、實事求是、守正創新的基本原則,在教育事業、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文化服務等領域,以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一個個高效建設的民生項目推動著長泰群眾幸福指數的不斷攀升,展望未來,更多的民生紅利漸次釋放,更美的幸福長泰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
長泰城區高樓林立,嶄新的大美長泰在人們的憧憬中明晰可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