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5日訊(通訊員 漳州市城市管理局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車輛亂停現象沒有了,路面干凈整潔;樓道‘小廣告’、樓道雜物等亂象也消失了;城管隊員定期到小區督導,智慧城管采集員穿梭于小區內巡查采集,時常為我們解決難題。”自從有了社區“城管工作站”,漳州市區各小區面貌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
車輛停放有序、道路寬敞
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與漳州市推行“城管雙員進社區”工作機制密不可分。2022年漳州市城市管理局積極探索工作新機制、自加壓力,在全國率先推行“城管雙員進社區”制度(即:城管隊員進社區、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員進社區),把全市城管工作力量整合下沉社區,主動靠前服務,市、縣兩級城管部門共派出622名城管人員進駐285個社區,漳州“智慧城管”派出52名信息采集員進入小區、背街小巷采集問題,打通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從源頭加強社區市容市貌環境治理,提升城市形象,塑造整潔、優美、文明、宜居的生活環境,一路進駐一路歌,譜寫了一曲壯志齊心、共治共謀的社區治理篇章。
環境衛生問題是小區普遍存在的難題,小區內占道經營嚴重、環境衛生“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行為普遍存在,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存在失修失管等等,這些問題一定程度影響市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為了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漳州市城管局“城管雙員進社區”工作組進駐社區后,就扎根社區,與屬地城管局形成合力,指導街道、社區,督促物業履職盡責,進一步加強了對小區的日常管理。同時,全面摸清小區情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多次組織市局直屬執法大隊、市容協勤支隊下沉社區支援,對標創城工作標準,對違反“門前三包”、學校周邊市容亂象、不文明養犬行為、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牌匾等開啟了拉網式清理整治,協助集中整治飛線充電、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放、違法搭蓋等市容亂象;宣傳勸導糾正小區內出現的不文明行為。通過城管雙員進社區活動,切實把不文明行為消除在萌芽階段,及時發現、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真正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經過城管雙員進社區的一系列舉措,不少小區居住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宜居程度大幅提升。期間,規整天福園小區,徹底解決小區雜物堆積、占道經營問題,重塑了漳州文化新名片;重整萬達金街、華東工業品批發市場的市容市貌,在確保市容有序的同時,很好地保留商區的繁華與熱鬧;與明發、福隆社區業主約法三章,既守住人間“煙火氣”,又培養沿街商戶文明經營行為習慣;熱心回應華元小區群眾關切,多次組織座談協商,規范、合理增設一批電動車停車位,讓小區業主“人有所居,車有所位”……一樁樁、一件件小區治理“難題頑癥”的解決,離不開城管隊員在工作中的深耕細作。截至目前,已累計解決問題12008個。聚焦社區內家長里短矛盾糾紛,及時消除不穩定因素,共有力化解居民矛盾5574件,解決了一大批社區居民的煩心事。通過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員信息采集,向智慧城管平臺報送案件116800件,完成處置112603件,處置率96.4%。大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小區內一大批設施短板得到補齊,群眾居住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自“城管雙員進社區”以來,漳州市區城管的見管率和管事率大幅提高,市容亂象有效遏制,長效機制逐步完善,管理效能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一大批社區居民雖然看得見,但長期解決不了的操心事、煩心事得到有效解決,鄰里矛盾糾紛得到調解化解。“城管雙員進社區”更是得到了住建部、住建廳充分肯定,先后被央級、省級、市級多家媒體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