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5日訊(通訊員 潘妍 陳奕睿 閩南網記者 梁政)9月2日下午,漳浦縣委書記陳愛棋帶隊到受災點一線,指導救災減災工作,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協調、慎終如始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堅決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盡快恢復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秩序。漳浦縣領導丁曉亮、何北貢參加調研。
漳浦縣的受災情況如何,受災百姓的生產生活秩序如何,陳愛棋十分關心。他帶隊先后來到官潯鎮南溪流域受災點、赤嶺畬族鄉縣道坍塌點和前亭鎮花厝墾區蝦池堤岸,察看農田、邊坡坍塌及堤岸的受災情況,部署指導救災工作。每到一處,陳愛棋都認真傾聽群眾的心聲,詳細詢問干部的做法,現場與多部門進行會商,探討降低災害損失的有效途徑。
陳愛棋強調,要繪好“一張圖”。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關注風情、雨情、水情變化,精準繪出防御臺風工作“全景圖”,通過掛圖作戰,推動信息共享,加強聯合會商,全方位做好精準預警,按照“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要求,及時消除各類風險隱患,科學精準落實各項防臺風防汛措施。要算好“民心賬”。民生工程是最大的工程,各鄉鎮干部要轉變作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深入了解受災群眾需求,第一時間摸清受災情況,及時向上反饋,有效開展救援;各職能部門要派出專業工作人員,立即下沉一線,第一時間進行會商,提出專業性、建設性方案,用好科技機械設備,“算大賬、算政治賬、算民心賬”,毫不含糊地把防災減災工作落到實處。要下好“一盤棋”。各部門要加強信息共享和會商合作,堅持系統思維和問題導向,迅速有力做好防災救災工作。在實施救災施工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秉持“邊操作邊觀測”的原則,確保自身生命安全,避免發生次生災害。施工應分階段管控,做到“保修保通”,既要抓緊修復受損基礎設施,也要保障好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