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3日(通訊員 黃鴻 童敏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近年來,漳州市薌城區人社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在建強戰斗堡壘、人才戰略支撐、就業創業服務、社保兜底保障上精準發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人社力量。
紅色引擎賦能
選派優秀青年黨員干部到石亭街道后園社區駐村任職,充實組織建設力量,建強戰斗堡壘;先后組織局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到派駐社區調研指導5次,慰問幫扶2次,志愿服務1次;撥付經費6萬元,配備辦公設施,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幫助爭取政策性配套和扶持資金近90萬元,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解決主干道路面破損問題;深入開展“我在鄉間有畝田”活動,協商集體認籌認種5畝耕地,將黨員教育搬到田間地頭,推動復耕復種,守護糧食安全。
人才振興蓄力
堅持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實施“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等人才工程,加大涉農領域領軍人才引進力度,1名涉農企業員工獲評福建省級高層次人才,22名涉農員工獲評漳州市級高層次人才;組織涉農企業交流座談4場,宣講人才引進政策,了解人才引進現狀,幫助解決人才引進難題。近兩年來,涉農企業共引進7人才,獲得78萬元資金支持。發揮匠心助農實效,開展高層次人才服務基層活動,依托省級專家服務基地,舉辦專家服務活動4次,專題講座及展會11次,幫助解決技術攻關和重點項目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讓技術、成果與基層需求實現“嫁接”,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就業創業增收
搭建用工信息對接平臺,實現人崗精準匹配,開展直播帶崗、“就業夜市”“春暖薌江”等線上線下招聘會40余場,奔赴云南、湖南開展勞務交流合作,定期推送企業招聘信息,促進脫貧勞動力、農村低收入人口務工增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促進就業的作用,積極協調培訓機構、生產企業,開展“訂單式”“菜單式”培訓,實施政府補貼性技能培訓,2023年以來,發放培訓補貼資金106.353萬元,涉及培訓人數841人。其中,針對農民工、脫貧人口、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發放培訓補貼5.485萬元。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技能,組織開展“馬蘭花創業培訓”5期、“提技能 促就業”系列公益培訓6場,在提技能、促發展的同時以創業帶動就業。
社保兜底幫扶
持續鞏固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推動社保幫扶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動態掌握困難群體參保情況,實現“新增一人、納入一人、應繳一人、代繳一人”目標。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工作,加強部門協作,大力推動社會保險幫扶政策和服務舉措落地落實,切實解決廣大群眾在社會保險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提高社會保險保障能力。今年來已完成城居保幫扶代繳2881人,為低保、特困、重殘等困難群體代繳保費58.04萬元。加大失業保險支持力度,發揮工傷保險作用,重點推動中小微企業職工、農民工等群體積極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減少農民工因失業、工傷致貧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