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余萍 鄭文典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 文/圖)9月22日晚,“起舞弄清影 風雅頌中華——2023年中秋國慶詩會”在漳州古城舉辦。
本次詩會分“風、雅、頌”三個篇章,詩歌涵蓋閩南文化元素、漳州古城情韻、海峽兩岸同胞情誼、東南亞各國僑胞的海外游子鄉愁等內容。參加詩會的作者與朗誦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滿懷激情地演繹充滿閩南元素的詩歌作品。
“大地潑灑著金黃色的蓬勃。古老的秋光,適合萬物同飲。”茶香氤氳,詩會在《天涯共此時》的詩歌聯誦中拉開序幕。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由閩師大海外教育學院帶來的詩歌《六五行獻詩閩南》,充滿閩南風韻,也表達了海峽游子濃烈的鄉愁鄉情。
《慢慢等一封信》講述了僑批的故事,承載了海外游子對家與國的深深思念與拳拳關愛,也是華僑華人在海外異鄉創業與奮斗的歷史見證。
閩南師大文學院泠音琴社帶來的古琴演奏《水調歌頭》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对鹿庵恰贰洞髱煹南憬逗oL光》《木偶戲》《靠近江河》等則從漳州地域文化、風土人情展現閩南福地的幸福生活,充滿濃郁的“閩南韻、漳州味、茶之香”。
《癸卯中秋》《今晚,我們一起吟秋》《你看,那圓闊的月亮》《八月十五夜》《致圓月》《水調歌頭中秋有寄三首》等則借一縷月光,共赴穿越古今的柳梢之約。伴著抒情的樂曲,詩會活動在《月光下的中國》中走向高潮。
“血緣相親,文源相同。”本次活動旨在以閩南文化為支點,以情促融,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通過展現優秀的詩歌作品,深情的演繹表達,增強對閩南文化的認同感,積極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同胞心靈契合。詩會引來了古城過往群眾駐足聆聽,在這溫馨團圓的節日氛圍里,共同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用閩南文化照亮回家的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本次詩會由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漳州閩南書院、漳州市文學藝術院、漳州市作家協會、漳州市林語堂文化研究會主辦,漳州市薌城區林語堂文學院、漳州市凌波景區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漳州市薌城分公司、漳州茶之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福建弘韻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來自海峽兩岸和東南亞的學者、作家、詩人、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等到場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