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4日訊(通訊員 陳曉雯 周楊寧 閩南網見習記者 陳惠容 文/圖)“沒有高新區的幫助,我們很難在今年開門營業、接受訂單。”近日,福建禹澄建筑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澤耀來到了漳州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權證登記窗口,接過了工作人員手中“熱乎乎”的《不動產權證》,而就在半個小時前,聯合驗收合格證明也順利領取到了。證照在同一天拿齊,項目實現了驗收即辦證,為企業減少了時間、人力和資金成本。
“對于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早一天投產就能多一份效益,企業也就能多一份競爭力,”朱澤耀看著手中完備的證照資料,“在高新區,各相關部門對我們非常關心,經常下沉一線指導。我們的竣工驗收、制證核發、組織投產三方面工作順利完成,整個投產時間至少提前了大半年。”
“‘驗收即辦證’是高新區去年推出的一個創新舉措,‘竣工即投產’是我們今年率先提出并積極試點的新舉措,”漳州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審批三科負責人林澤翔介紹,“通過多個實際案例實施,我們再次探索,把兩項舉措融合成一件事來辦理,為企業爭取‘早投產、早辦證’,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高新區的營商環境良好,對于企業的服務也十分周到,從拿地開工到竣工驗收再到制證投產,整個流程在其他地區得耗時將近兩年半,但在漳州高新區可以將時間縮短至一年到一年半,這很不可思議,”在漳州高新區九湖鎮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上,福建泓光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企業家代表易榮坤對話民營企業及區域經濟發展時,談到了自身的經歷感受。
今年9月份,《漳州高新區“加減乘除”再提升 營商環境再優化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實施,在方案中對“竣工即投產”“驗收即辦證”兩項舉措進一步深化拓展,深化“一模擬兩提前”改革服務以及“驗登合一”和“證貸聯動”等服務舉措,并出臺《漳州高新區工業項目“竣工即投產”實施方案》,捋順并聯服務審批思路,為各項企業服務措施的操作落地提供規范合理、銜接有序的行動指南和政策保障,聚力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據悉,漳州高新區本年度已服務12個項目,其中實現“竣工即投產”項目6個,總面積191806.80㎡。
“雖然我們看似是待在辦公室中只負責行政審批工作,但其實各家企業都有我們的‘眼線’。”林澤翔所說的“眼線”,其實是漳州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建立企業之家平臺后,為轄區內每個項目配備的項目管家。產業項目簽約后,他們就開始為項目的落地投產出謀劃策。日常工作中通過項目管家與項目業主保持聯系,并根據項目管家反饋的現場信息,提前了解項目的難點堵點,主動靠前服務,針對項目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精準服務,隨時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提前將項目行政審批中的常見問題消化。
“年初我們就接到項目管家的信息,顯示禹澄這家企業訂單量大,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急需投產。”林澤翔所在的漳州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立即牽頭組織區建設局、區自然資源局、區質安站、靖圓產業服務中心等部門形成服務專班,結合“竣工即投產”的舉措,在關鍵的施工節點多次到現場服務,并開展模擬驗收服務。其中,漳州高新區質安站對禹澄工業生產化基地加強竣工前服務指導,根據發現問題組織業務培訓交流會,提前消化解決規劃問題3個、消防問題13個。同時,聯合各部門及專家現場指導企業進行問題的整改,使得驗收和設備安裝同步進行,讓企業得以提前介入安裝流水線并配套投入使用砂石分離機、自動上料機地磅等生產設備。
“很開心的是,我們公司現在也被列為了納規企業,希望能多為高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朱澤耀表示,得益于漳州高新區“竣工即投產、驗收即辦證”的服務舉措,9月份禹澄在規劃、消防驗收合格后投產,當月產值就達到2000多萬,達到規模工業,實現了“投產即納規”。這也是漳州高新區探索以“驗收即辦證”和“竣工即投產”兩項措施,助力企業“投產即納規”路徑的成果體現。
近年來,從中央、福建省、漳州市級都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高到戰略層面,對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成長給予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漳州高新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持續開展“百名干部掛百企”益企服務專項行動,科級以上干部掛鉤每家企業,漳州高新區領導直接掛鉤規上工業企業,并承諾做好“隨叫隨到”“不叫不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四項“媽媽式”服務,為企業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易榮坤感慨道,“漳州高新區可以說是我的第二個家了,我很樂意將這個‘家’介紹給我身邊的伙伴,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入駐,攜手共助漳州高新區經濟社會向新向好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