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陳惠容 文/圖/視頻)11月30日上午,由農業農村部、國臺辦、中國貿促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開幕。
今年展會以“兩岸農情 融合發展”為主題,在廈門、漳州兩地同步舉辦,展會將持續至12月2日。其中,花卉展區設置在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以“專業化、品牌化、信息化”為引領,堅持“突出對臺特色,力求專業性和實效性”的辦會方向,宣傳海峽兩岸花卉產業發展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本次花卉展區設3個展館、1個花卉造景區,總面積2.3萬平方米,另有28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園。其中,1號展館設置漳州精品花卉展區,主要展示以“三朵花”(水仙花、蘭花、三角梅)為代表的漳州精品花卉及花卉新品種等。2號展館設置海峽兩岸精品花卉展區,主要展示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精品花卉;3號展館設置南方特色林業精品展區,主要展示林下經濟產品、林產品加工品等,同時,設置電商新業態體驗館和電商新業態培訓、直播帶貨區域。花博園區還設置5000平方米花卉造景區,在主大門、中心花壇、花海廣場等重要節點種植10余個品種共40萬余盆草花進行點綴,引進雀類等新型三角梅品種20余種4萬余盆,以三角梅為素材打造如“孔雀舞屏”大型花卉組景、“中國夢”藝術字大型組景等創意造景30余組。
本次博覽會漳州展區共700多家企業參展,外地企業涉及11個省份。來自境內外的500多名嘉賓、客商等應邀參會。
據悉,今年漳州花卉展區圍繞“臺”“新”“實”三個字,打造特色亮點。
立足“臺”字,突出對臺特色。本屆博覽會進一步深化對臺交流合作,專門設置全國臺創園、臺灣精品花卉兩個展區,吸引臺灣嘉賓客商到漳州參展參會。初步統計,本次展會共組織147家臺資花卉企業參展,其中72家臺灣本土企業、51家在漳知名臺企、18家省內臺企、6家國家級臺創園展示展銷臺灣蝴蝶蘭、洋蘭等精品花卉。參展臺企數量占參展企業總數超過兩成。
做好“新”字,突出創新成果。今年的花卉展區規模大、展品精、數量多、品種新,主要突出海峽兩岸及漳州市名、特、優花卉、花卉資材等花卉產業創新成果。100多個臺灣最新研發的花卉新品種在展會上精彩呈現,如臺灣本土企業世貿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專業染色技術處理,創新并制作多元化的染色蝴蝶蘭切花。327家漳州市參展企業用藝術造景的形式,展示水仙花、國蘭、洋蘭、三角梅、多肉植物等2000多個品種、近萬盆(株)漳州市特色花卉精品,特別是2020年以來漳州市獲得國家新品種權證書的79個新品種全部公開展示。此外,南方特色林業精品展區,漳州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新成效,漳州市56家參展企業提供100余種產品進行展示展銷;在電商新業態體驗館,展現花卉產業電商直播等新業態。
強化“實”字,突出展會實效。本次博覽會強化招商推介、洽談對接,重點突出辦展實效。展會征集了林業產業項目25個,總投資約154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21個。本次展會還推出“漳州市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招商推介活動,博覽會期間將引導客商到基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吸引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種養企業入駐,打造集生產、加工、物流、貿易、環保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形成規模集聚、提高效益,從而推動漳州市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而電商新業態體驗館設置的電商新業態培訓區、體驗區和直播帶貨區三個展區,則開展“花開兩岸•漳州好物節”直播帶貨活動,舉辦綠植花卉資源對接會,甄選漳州優質花卉綠植產品線上線下多重展示。此外,漳州市還組織有品牌、有實力的企業參加廈門會場的名人直播帶貨活動,帶去花卉綠植、水果生鮮等產品,為企業提供便利和效益。另據了解,11月21日-22日,漳州以“理論+實操”的培訓方式,為全市100多位農產品、花卉苗木產業從業人員舉辦“互聯網營銷師(短視頻)電商專題培訓班”,同步開啟線上直播培訓,吸引了1000多名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在線參與,進一步打響漳州花卉品牌,培育電商直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