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薌城宣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為增進百姓對漳州鎮海衛歷史文化的了解,引導百姓關注鎮海衛的保護與發展,4月24日,由漳州市委統戰部機關黨委指導,漳州開放大學、漳州市圖書館、薌城區西橋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漳州曉風書屋、民進薌城總支聯合主辦,延安社區承辦的“古城講古”系列講座之漫談鎮海衛在延安社區會客廳開講。
據了解,鎮海衛,現位于漳州市龍海區隆教鄉鎮海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鞏固海防,江夏侯周德興在漳州設立鎮海衛和下轄的陸鰲、玄鐘、銅山三所守御千戶所。士兵和民夫就地取材,利用城址附近的玄武巖砌成了一座雄偉的石城。衛所軍屯合一,亦耕亦戰,為邊疆的安寧起到積極的作用。雖經六百余年風云變幻,鎮海衛所城址仍保存較為完整,全國罕見,現已成為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旅游勝地。
講座邀請漳州市政協海峽文史資料館原館長、文史專家江煥明主講,詳細講述了鎮海衛所的軍籍世襲制、衛學和義學、理學名家、碑文考究、謫戍寓賢、閩粵海防與土樓興建等內容。
講座吸引了眾多市民、文史軍事愛好者和廈門大學學子前來聽講,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聽眾們積極與主講嘉賓互動,探討鎮海衛從海防要塞到歷史遺跡的演變歷程,深刻體會到鎮海衛所承載的固守邊疆、興國安邦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