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4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惠容 通訊員 張達敏 文/圖)“點贊漳州2024民生實事”活動,今日關注漳州市生態環境局。
海灣是近岸海域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單元,更是經濟發展的高地、生態保護的重地、親海戲水的勝地。建設美麗海灣,是民之所需、民之所向。
近年來,漳州市生態環境局持續做好“海”的文章,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圍繞“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美麗海灣建設,不斷提升漳州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2020-2023年漳州市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分別為91.65%、92.1%、93.5%和94.3%,海水水質持續向好。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分別為893、558、354和191平方米/公里,海岸帶環境衛生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8月,東山南門灣-馬鑾灣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典型案例。同年12月,東山灣古雷灣區入選首批省級美麗海灣優秀典型案例。
對標水清灘凈 陸海統籌推進海灣污染防治
海灣污染防治是美麗海灣建設的重點舉措,漳州著力推進“一灣一策”的整體保護、系統治理和綜合監管。
將海灣作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單元和行動載體,通過改善入海河流斷面水質、整治沿岸陸源污染源,以及治理海水養殖環境,不斷消除近岸海域劣四類水體。經過合理有效的綜合治理,優良水質比例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加強岸灘垃圾污染治理,實施垃圾源頭管控和岸灘垃圾清理工程,建立城市化區、公眾親海區等的長效“凈灘”機制,大幅減少岸灘和海漂垃圾,進一步提升公眾親海環境品質。
截至2024年11月,漳州全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83.5%,九龍江、漳江、詔安東溪入海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
對標魚鷗翔集 系統開展生態保護修復
作為建設美麗海灣的重要一環,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漳州同樣下足了功夫——
通過實施退圍還海還濕、自然岸線和濱海濕地保護修復等措施,竭力恢復修復紅樹林、濱海鹽沼等重要生態環境,同時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全面改善海灣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升海灣生態服務功能。2024年,漳州市(東山灣、詔安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共完成養殖池塘清退54.2公頃、紅樹林種植246公頃、海岸帶保護修復2.67千米。
除此之外,漳州市云霄縣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也正在實施當中。該項目計劃完成岸線整治修復長度367米,濱海濕地整治修復面積17.4公頃,新營造紅樹林面積9.5公頃等,力爭解決區域內紅樹林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以及重要生物棲息地質量下降、海岸侵蝕等主要生態問題。
對標人海和諧 不斷提升公眾親海品質
旅游的基礎在生態,旅游的潛力在海灣。漳州在拓展公眾親海空間、優化濱海生態景觀上不遺余力。
在加強海灣公眾親海區生態環境品質提升方面,漳州切實保障沿海城市公眾親海的生態空間充足、生態環境優良,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觀景、休閑、趕海、戲水等親海需求;同時以海灣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促進形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良好空間格局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海和諧共生,切實做到“人海和諧”。
如今的東山,蔚藍澄澈的海水與天空連成一片,海邊漁村整潔干凈、風景宜人已是常態。這正是漳州打造親海空間,構建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的縮影。
經過不懈努力,漳州在美麗海灣建設上成績斐然。日前,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4年春夏季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質狀況排名:漳州市近岸海域國省控點位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排名全省第一;舊鎮灣、東山灣在全省13個重點海灣水質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一名和第三名;漳浦縣、東山縣水質分別位列全省沿海縣級行政區第三名和第六名。
未來,漳州將繼續以“美麗海灣”建設為載體,打造各具特色、各展所長、各美其美的“美麗海灣”建設樣板,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幸福感。
推薦閱讀:
“點贊漳州·2024十大民生實事”民生實事案例持續征集中!
從2016年,閩南網重磅推出首屆“點贊漳州·十大民生實事”活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多屆。活動通過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漳州市各縣(區)、市級行政職能部門“為民辦實事”的作為和成效。同時,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點贊,獲得漳州上下廣泛認可與支持,并獲得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點贊和批示,系閩南網聚焦時政、關注民生的品牌欄目。
活動通過客觀的點贊機制,以及強大的新媒體矩陣傳播渠道,讓百姓更進一步了解政府部門這一年做了哪些實事,成效如何;通過與廣大網友的互動,也進一步傳播網絡正能量,同時鼓勵相關部門提高創新和服務意識,更好地營造為民造福的風氣。
本屆“點贊漳州·2024十大民生實事”活動民生實事案例,可通過參與單位(部門)自薦、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薦,以及網友推薦等形式參與。即日起,民生實事案例持續征集中:
征集范圍:面向漳州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征集2024年以來優秀民生實事案例、經典事跡、經典故事等。每個參與單位限報一個民生實事案例;
征集要求:申報者(單位或團體)須提供具體的案例名稱、明確理由,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詳細介紹,用于后續大眾點贊及專家評審;相關圖片或視頻用于制作宣傳資料;提供該案例的報道鏈接(如有);聯系方式;
征集方式:可將上述內容發送到閩南網漳州官方微信公眾號“閩南網漳州”;
征集時間:截至2024年12月01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