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4日訊(通訊員 王琪 吳建宗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在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春運的熱潮涌動之時。臘月二十四,漳州站迎來了充滿溫情與歡樂的南方小年。為了給奔波在旅途中的旅客們帶來家的溫暖和節日的喜悅,車站精心策劃,舉辦了一場獨具特色的畬族非遺文化表演,讓旅客們在匆忙的行程中,也能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
走進火車站,處處張燈結彩,大紅的燈籠、喜慶的中國結,無不透露著新年的氣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歸心似箭的游子,有滿懷期待的訪客,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家的思念和對新年的憧憬。漳州站站長張志杰表示:“今年,我們與漳州市華安文旅局合作,在候車室開展《高山畬水一家親》非遺文藝表演活動,我們不僅將畬族非遺文化‘請’進了火車站,還為旅客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讓旅客感受別樣的新年祝福和出行體驗!”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身著鮮艷畬族傳統服飾的演員們閃亮登場。畬族服裝走秀《有鳳來儀》率先開場,一場精彩紛呈的表演在候車大廳拉開帷幕......模特們身著華麗的畬族服飾,這些服飾的制作工藝是非遺的一部分,色彩斑斕的圖案和精致的刺繡令人目不暇接。旅客們紛紛駐足觀看,不時發出贊嘆之聲,有的還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
一聲聲歡呼喝彩聲從人群中傳來,原來是陀螺表演精彩亮相了。這項表演源于畬族古老的傳統體育活動,表演者們手法嫻熟,陀螺在他們的手中飛速旋轉,仿佛跳躍的音符,奏響了歡快的節日樂章。旅客們被這精彩的表演所吸引,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哇,那個陀螺表演太好玩啦!陀螺轉得好快好快,像在飛一樣!他們好厲害,能讓陀螺做那么多好玩的動作,我也要買個一樣的來玩!”
“噠、噠噠、噠噠......”清脆而響亮的竹竿敲擊聲響起,歡快的竹竿舞《阿哥阿妹跳起來》緊隨其后,演員們歡快的舞步,讓旅客們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紛紛加入其中。這竹竿舞作為非遺項目,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一時間,候車大廳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大家手牽手,肩并肩,共同感受著這份溫馨與快樂。
獨具特色的搖鍋表演壓軸登場,表演者們在搖鍋中展現出高超的平衡技巧,這一非遺表演引得觀眾們陣陣驚呼。一位旅客激動地說:“沒想到在火車站能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讓我在等車的時間里不再無聊,反而充滿了樂趣。”
這場別開生面的畬族文化表演,不僅為旅客們帶來了歡樂和驚喜,更讓他們在旅途中領略到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非遺文化。在小年的這一天,漳州站成為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港灣,讓每一位旅客都帶著美好的回憶和滿滿的祝福,踏上回家的路。
隨著杭深鐵路、龍漳鐵路、新福廈高鐵的開通和漳汕高鐵的投建,從支線鐵路的唯一站點到如今的“四線”交匯地,漳州站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高鐵+非遺”的文化推介模式,為非遺文化傳播注入了“中國速度”。高鐵帶著非遺一路馳騁,讓古老的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漳州地區的鐵路發展將持續推動這一融合深化走實,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高速軌道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