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認捐10萬,認捐20萬,認捐100萬,捐款3萬,捐款600... ...”一場無聲的捐資助學接力,在詔安官陂各大微信群里自發上演,群里的名單和金額不斷滾動著。全鎮人民的愛心集結——助力官陂教育事業發展。
這一次,“官陂人”的暖心行動讓愛收到了回響;20天,100多人,教育認捐總額突破1600萬元。在此之前,詔安縣主要領導舉旗定向,縣委宣傳部、教育局、官陂鎮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調扛起使命、勇于擔當,積極投身官陂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同時,引導企業助學、結對助學、公益助學、蔚然成風,激發了社會捐資助學熱潮。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官陂教育現象”就是踐行這一重要論斷的縮影,也是詔安振興鄉村教育的新實踐。
突圍的雙向賦能
2024年5月,“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官陂中學”籌備小組成立;7月,詔安縣領導同閩南師范大學領導到官陂中學調研;8月,詔安縣縣長黃慶華帶隊赴閩南師范大學溝通附屬中學建設工作;10月,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官陂中學揭牌成立。
揭牌成立后,詔安縣委宣傳部部長陳志亮、詔安縣副縣長蔡燕海多次到官陂中小學實地調研。
不僅如此,在去年年末,官陂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廣東、廈門、泉州、漳州等地,與當地“官陂人”更深層次的交流,對家鄉教育事業發展出謀劃策。
林林總總,在政府主導下,回顧官陂教育的質變,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到了官陂鄉村教育的變革中來。
官陂助教興學促進會的成立,是社會參與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十年來,該促進會總計發放助教獎學金約463萬元,表彰、資助師生4000多人次。這一舉措不僅激發了廣大師生的學習熱情,更在全社會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同時,在政府的主導下以及官陂助教興學促進會的示范帶動下,官陂鎮成立了15個村級教育基金會或助教獎學促進會,共籌措資金近千萬元。這些資金被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資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教師等方面,為官陂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官陂教育的變革不僅得益于政府的主導和社會的參與,更離不開地方經濟的支持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政府與社會各界形成了良性互動。
目前捐資助學活動正在官陂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
鄉鎮中學的突圍
長久以來,官陂鎮的教育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地處云詔平三縣交界,交通不便,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山區生源流失嚴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乏力……然而,官陂人民從未放棄過對教育的追求與渴望。他們深知,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是照亮未來希望的燈塔。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官陂教育的變革開始悄然萌芽。政府與社會各界開始共同關注并致力于解決教育問題,一場由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突圍戰正式打響。
為此,首個鄉鎮附屬學校在官陂中學揭牌成立。
據了解,閩師大專家組的入駐,為官陂中學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從推門聽課、常態巡課到全員評課,從建章立制到管理培訓,再到主抓管理革新和高效教學,閩師大專家們以務實的行動推動了官陂中學在教育管理和教學質量上的全面提升。這一變革不僅讓學生和教師受益匪淺,更為官陂中學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學生進校、教師教研、校園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個全新的突破。”官陂中學校長張新溪稱,專家進校診斷為官陂附中下階段工作指明方向、提出具體改進方案,凝聚全校教職工教育教學改革共識,吹響“官陂附中”革新提質、發展超越的號角。
值得一提的是,“附屬”管理模式還將被引入到小學和幼兒園中,為官陂教育的整體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預見的是,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官陂教育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這場捐資助學接力不僅是對教育的支持,更是對家鄉未來的期許和信心。”官陂鎮黨委書記蔡康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