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6日訊(通訊員 賴鵬輝 伊婷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在清明節來臨之際,為大力弘揚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進一步破除陳規陋習,有效治理殯葬領域亂象,近日,平和縣司法局大溪司法所所長伊婷率先在大溪鎮廖安村民委員會就“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這一主題與村干部共同探討。
伊婷所長重點從殯葬改革的政策背景、改革意義、實踐路徑三方面展開宣講。她強調,殯葬改革是破除陳規陋習、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她說,傳統土葬占用耕地林地,破壞生態平衡,而火葬及樹葬、花葬等綠色安葬方式可減少70%以上的土地占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此外,改革還能減輕群眾負擔,避免因大操大辦、封建迷信活動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推動“厚養薄葬”成為新風尚。
針對殯葬改革的核心要求,伊婷所長提到幾點任務:首先依法推行火葬:要嚴格執行《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區、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水源保護區、鐵路公路主干線兩側建墳,違者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其次,推廣生態安葬:鼓勵骨灰寄存、樹葬等節地方式,黨員干部要起示范帶頭作用,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倡導多元化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同時,規范喪葬秩序:禁止在喪事活動中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在公共場所搭靈棚、拋撒紙錢等擾民行為。
伊婷所長呼吁廖安村委會成員要發揮好帶頭作用,積極宣傳政策、踐行文明治喪,并動員群眾參與網絡祭掃、鮮花祭掃等新型緬懷方式。她強調:“殯葬改革關乎千家萬戶福祉,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群眾要自覺踐行,讓文明新風在廖安村落地生根。”
下一步,大溪司法所將始終秉持法治精神,通過“法律五進”活動,持續開展殯葬領域相關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工作,提高群眾法律法規知曉率和理解度,增強群眾依法殯葬的意識,為建設美麗家園、文明鄉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