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3日訊(通訊員 詔聞天下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由臺盟中央兩岸書畫院指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漳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詔安畫派藝術交流活動”于4月1日在福建省美術館開幕。臺盟中央原副主席、臺盟中央兩岸書畫院院長楊健,福建省政府副省長江爾雄出席活動,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源生出席活動并致辭,漳州市政府、詔安縣政府和省美協、省書協、省畫院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藝術家代表、詔安籍書畫家代表等參加活動。
開幕式后還舉辦了研討會,邀請省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就詔安畫派流變、閩臺兩岸花鳥畫交流等內容展開深入研討。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
詔安畫派作為中國傳統畫派中的一個地方性流派,起源于福建省詔安縣,自清朝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畫派代表人物及其藝術風格隨著時間不斷演變,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代以來,詔安畫派代表畫家沈瑤池、謝琯樵等人先后東渡臺灣,從事書畫藝術傳播,對臺灣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謝琯樵更是被譽為“臺灣畫壇開山祖師”。
本次展覽以詔安畫派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為主,共展出70件詔安畫派藝術家的作品,涵蓋花鳥畫、人物畫,分為“善師古”“不慕古”“與時變”三個單元以及特別推薦部分。展覽以時間為軸,通過作品、文字、圖像三者的相輔相成,展示詔安畫派的傳承脈絡,增強展覽學術內涵。“善師古”單元從詔安畫派早期代表康瑞、劉國璽出發,以詔安花鳥四家的沈瑤池、謝琯樵、許釣龍、吳天章畫作為主,探尋其藝術傳承與演變軌跡;“不慕古”單元重點展示馬兆麟、沈耀初、沈漢楨、沈錫純等代表的詔安畫派新風格的精品,分析其在賦色以及金石筆法入畫的具體用筆上如何融會貫通;“與時變”單元特別甄選盲人畫家沈冰山的14件代表作品,還原他如何將繼承來的傳統應用到新探索之中。此外,展覽還特邀臺灣地區與詔安籍當代藝術家參展,展示兩地藝術在脈絡上的同源以及在當下的交流與碰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