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5日訊(通訊員 魏庭飛 李源濱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竹馬戲的傳承發展一直以來是漳浦縣傳承非遺文化的一項重要工作。近日,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走進位于佛曇鎮的漳浦縣岱嵩小學,開展“非遺傳薪火 戲韻潤童心”主題活動,讓師生近距離感受非遺竹馬戲、薌劇的獨特藝術魅力。
活動一開始,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向漳浦縣岱嵩小學授予“竹馬戲·薌劇傳習所”牌匾。隨后,該中心藝術總監林艷環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竹馬戲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和傳承發展現狀,讓孩子們對非遺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演出環節,該中心的演員為師生們帶來竹馬戲《跑四美》《唐二別妻》選段。演員們通過生動的表演、詼諧的對白,將竹馬戲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薌劇《十八相送》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贏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把子功和水袖表演則展現出了演員們扎實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藝,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在演員們的指導下學習戲曲動作,親身體驗戲曲表演的樂趣。
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漳浦縣岱嵩小學師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也為非遺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