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紐約的VERONA的一個農場,降生的一群幼崽中首次出現美國硬毛貓。它卷曲而粗糙的被毛是顯形遺傳基因變異所導致。世界上第一只硬毛貓名叫亞當,被毛紅白相間。育種專家O'Shea開始用美國剛毛貓和美國短毛貓進行交配育種,以避免過多的種內交配。美國硬毛貓于1978年在美國得到了正式承認。1972年法國引進了第一只美國硬毛貓。該品種在歐洲很罕有,即使在美國境內分布也不普遍。
美國硬毛貓在純種貓認可時只允許血統中有美國短毛貓。由于長期和美國短毛貓配種繁殖,不論體形或毛色,都和美國短毛貓相同.其關系猶如親手足。最大的特征是每根護毛呈鉤形或末端卷曲,甚至胡須及耳內的毛也是如此。剛出生時被毛緊密卷縮,四五個月后才長出成貓的卷曲被毛。從上毛到下毛,都是彈性佳的硬毛,宛如細長的鐵刷。被毛其實比普誦的貓稀薄,但因卷曲而顯得蓬松而厚,呈大波浪狀,甚至形成一圈一圈的鬈毛,看起來很像小羊羔。毛質粗硬,觸感粗糙,像金屬線般,完全不同于同為卷毛、但質感柔細的卷毛貓。臉頰下方及腹部的毛比較沒那么粗糙。毛色和美國短毛貓一樣繁多,如:白色、黑色等單色,斑紋形式、半只色等,除了重點色之外,所有毛色和花紋已獲得認可。其中虎斑貓較受歡迎,因為硬毛能使虎斑圖案更加明顯,脖子上有漂亮的“項圈”圖案,身上的條紋被稱為“魚骨狀”,因為狀似囪骨。如果被毛弄濕了,需要幾天才能恢復彈性,所以在展示前,必須提前幾天洗澡。平日幾乎不需特別梳理,最好能每周刷毛一次以除去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