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形簡介
根據所垂釣的魚種不同,魚鉤的形狀設計也是各有千秋,據說有近兩千余種。這些鉤形各異的魚鉤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被釣的對象魚,其體格大小、吃餌習慣、魚嘴形狀以及生活習性等等方面的因素,以最為合理的形狀配合釣餌順利地進入魚口并保證能夠快速刺穿魚唇且不易脫鉤。
魚鉤的種類型號圖解大全
魚鉤魚體對比選擇大全
臺釣魚鉤
一般用于淡水懸墜釣的鉤形主要有袖鉤、伊勢尼、新關東、伊豆、小磯、チヌ鉤等。
我們常見的袖鉤主要有白袖、金袖、赤袖和上黑袖幾種,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魚鉤的顏色和鉤徑的粗細上。袖鉤的鉤柄較長、鉤門適中、鉤條較細、鉤尖銳利,因此它具有了精巧細致、重量輕、尖銳鋒利、刺魚快的特點。
1、袖鉤
此鉤型無倒刺。鉤尖鋒利,鉤柄長,鉤條細鉤身輕,適用于吸入取食的小型魚種,快釣快取,多用于釣白鯽、小白條等。
袖鉤型號
2、伊式尼
伊勢尼鉤的鉤柄稍短、鉤條較粗、鉤尖鋒利且向內凹、鉤門適中、鉤底渾圓受力點分布均勻;鉤身堅硬強度高、魚易入口又難逃;它不僅可以釣取體格較小的鯽、鳊、黃顙等小型魚類,也能釣獲青、草、鯉、鰱、鳙等較大型魚類,是被釣友們俗稱的“萬能鉤”,因而深受經常在各類自然水域進行休閑垂釣的釣手們的喜愛。但是,伊勢尼鉤固有的倒刺設計也讓許多釣手在參加競技垂釣時頗為費事,不僅會受到《比賽規則》中“禁止使用有倒刺鉤”的限制,而且還會因為魚鉤的倒刺易勾掛在抄網、魚護上不易褪脫,而白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因此,那些偏愛使用伊勢尼鉤形的釣友們在參加比賽之前,都會采取措施將小小的倒刺去掉。常見的辦法是用尖嘴鉗夾在鉤尖的倒刺部位,然后稍稍轉動鉤身即可完成。
伊式尼型號
3、千又
常用的チヌ鉤有白チヌ、金チヌ、赤チヌ和上黑チヌ幾種,它們也和袖鉤一樣是靠顏色和鉤徑來區別的。チヌ鉤的鉤柄較伊勢尼鉤要長些、鉤條粗細適中、鉤尖銳利且向內彎(內彎角略大于伊勢尼鉤)、鉤底渾圓、鉤門較??;許多方面都與伊勢尼鉤較為相似,整體特性也大體相同,只是在鉤尖的角度設計上有所區別;チヌ鉤的無倒刺形(チヌスレ),是許多競技釣選手參加垂釣混養魚比賽時十分喜愛使用的一種;它刺魚快、強度高、摘魚入護方便快捷,全無鉤掛魚護難褪之虞。
千又型號
4、新關東
關東鉤的整體設計與袖鉤有些相似,關東鉤的鉤柄長度適中(較袖鉤略短)、鉤門較寬、鉤尖鋒利、鉤條略粗、強度較高重量稍重。選用關東鉤在混養塘垂釣時,既可以較高的鉤體強度來保證中大魚后安全順利的起獲,又能以適中的鉤體、鉤形,兼釣起許多小型魚類;是許多釣友參加“雙記分”比賽(垂釣混養魚以尾數、重量雙向記分的一種比賽)時,經常選用的鉤形之一。
新關東型號
5、伊豆
伊豆鉤的鉤柄較長、鉤尖略短微內凹、鉤條雖不是太粗卻十分牢固;它最大的特點是鉤柄與鉤尖不在同一平面上,略有15度左右的傾斜。它的這種獨特的設計,可以使魚在吞鉤后較難再將鉤吐出,是許多老年垂釣者及初學者非常喜愛使用的一種鉤形。
伊豆型號
6、白狐
鉤條特別細、鉤把長、適合掛蚯蚓,釣黃顙等鉤子吞的很深不容易取出來。1號釣鯽魚基本通殺,可以上小白條。
白狐型號
7、丸世
丸世魚鉤相對較粗強度較大,鉤柄長適合鉤摘魚及掛蚯蚓類蟲餌。
丸世型號
8、田平子
使用鎢釩合金制造,其特點是輕、硬、銳!釣型設計合理,不易脫鉤,可充分發揮小鉤搏大魚的優勢!
田平子型號
9、小磯
此鉤有倒刺。鉤柄較之伊勢尼更短,鉤身更粗,鉤身呈稍圓弧。魚的吃鉤率高。適用于淡水鯉魚、草魚、烏頭魚等。
小磯型號
路亞魚鉤
1、曲柄鉤
曲柄鉤外形有很多種,鉤尖不同需要配置不同的假餌,大多用在德州釣組上面。
曲柄鉤型號
曲柄鉤型號
2、鉛頭鉤
鉛頭鉤大多用在面條蟲上面,起到配重的作用。
鉛頭鉤
3、三本鉤
其它種類魚鉤
1、爆炸鉤:鉤海竿有透明膠管,可防止鉤子纏繞.在紅色錦綸經強拉力下六枚魚鉤呈環形張開.中間的彈簧設計可快速上餌并可釣到各方位的魚種,大大增加了魚獲。適合淡水拋釣,可釣青魚、鯉魚、草魚、鳊魚、鯽魚,掛腥臭餌可釣鰱魚、鳙魚。
爆炸鉤
2、串鉤:在淡水、海水中都可以用,由五個以上魚鉤等距離系在子線上。一般分兩種系法:有一條子線上多個鉤和子線上的分支線系多個鉤?。最下面有鉛墜或誘餌籠,可釣不同水層的魚類。
3、朝天鉤:俗稱立鉤,又稱砣鉤。它的特點是鉤墜一體。鉛墜位于釣鉤的鉤眼上,形狀是橢圓形,中間有一槽,做拴結釣線用,也有用銅皮包鉛焊制。釣鉤入水后,在魚漂的浮力作用下,使鉤尖向上,高于水底下的平面,不易被淤泥或水草遮蓋,利于魚的咬鉤,上鉤率較高,且大小魚皆可。在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極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