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承載仙游及其周邊上百萬群眾熱切期待的福廈鐵路仙游客運站,通過福州鐵路樞紐指揮部的初步驗收。眼下,市、縣各相關部門正積極與南昌鐵路局做好各項工作的對接,力爭讓仙游客運站實現春節前通車。1月12日,今報記者走進項目現場探訪,為你全景揭秘客運站項目建設始末———仙游高鐵時代漸行漸近。
站房裝修收尾,高標配一個不少
仙游客運站,承載著全縣人民的期待。有了它,仙游將告別“百萬人口大縣手無寸鐵”的歷史尷尬,在家門口踏上動車,與高鐵時代說“嗨,你好!”
1月12日,記者一行驅車從城區沿著仙港大道進入楓亭,在經過路邊標示著“火車站”方向的指示路標時,作為見證歷史時刻的一份子,我們倍感激動。因為1月4日,仙游客運站已經通過福州鐵路樞紐指揮部的初步驗收,“下一步,福州鐵路樞紐指揮部將向南昌鐵路局提出春節前通車的申請。”仙游楓亭鐵路建設辦公室主任劉明堅告訴記者,“這將一改我縣過去只有公路交通的現狀,真正進入屬于仙游的高鐵時代。”
進入建設完工并交付使用的進站道路,沿途,一座座設計精美的路燈伴隨車輛蜿蜒前行。一個拐彎后,遠處站房頂端“仙游站”3個鮮紅大字映入眼簾。站在即將完成鋪設的站前廣場上,看著前方正在施工的站前廣場地下停車場,吹著專屬于楓亭的那帶著些咸味的海風,不免讓人有點恍惚:今后,我們再不用為了趕車,提前幾個小時匆匆出門,輾轉換乘車輛趕赴莆田站。
站房主體內,工人們正在做著最后的裝修收尾工作。售票處內,2臺自動售票機上的包裝還未完全拆除;候車廳內檢票通道、電梯、飲水處、衛生間、消防栓等配套設備一應俱全。而大廳兩側,懸掛著菜溪巖、仙水洋等部分仙游十二景的巨幅宣傳畫,向每一位到來的客人展示著仙游的美麗景致。站臺外,時不時能見到一條條“銀龍”呼嘯而過,現在雖然沒有一部車會在這剛剛完成初步驗收的新站點停靠,但很快,這個新的站點,將納入全國鐵路網,迎來送往屬于它的賓客。
最南到深圳,最北到北京
仙游縣楓亭鐵路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建設告訴記者,“從今往后,家門口的動車將縮短旅程時間,到福州、廈門只需半個多小時。”仙游客運站的建成,對我縣未來發展將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打造仙游宜居城市,以及莆田后花園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還將輻射泉港、秀嶼等周邊商業圈,共同促進經濟發展。
王建設說,1月4日,福州鐵路樞紐指揮部來仙游客運站進行初步驗收時,對仙游客運站的評價很高,在他們看來,初驗階段,仙游客運站與其他動車站相比,在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在全省來說都是比較好的,除可容納300部車輛的地下停車場外,站前廣場上還將設置公交站、長途汽車站,60畝的站前廣場將圍繞本地文化特色進行布置。同時,為了方便管理,屆時將專門成立火車站廣場管理中心,對火車站的交通組織、治安管理、綠化養護、衛生環境等進行管理。
據了解,仙游客運站站前廣場已于去年4月份動工,地下停車場通道主體工程預計今年春節前能完成,而2個安置房小區也陸續于去年八九月全面動工。至于2公里長的進站道路早已完工并交付使用,站房主體工程也已在去年10月完成。
另據劉明堅透露,目前所有工作人員都圍繞通車的目標在努力,正式開通后,途經仙游客運站的動車運行路線將與莆田站大體相似。屆時,將輸送旅客最南到達深圳,最北到達北京。
工程建設亮點多,創下兩項全國首例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邱福祥告訴記者,整個項目進度,接觸網建設已完成驗收,目前正在進行通信信息設備調試。在這次建設仙游客運站過程中,他們在技術上,共創造了2個全國首例、1個全國第5例。
他說,雖然福廈鐵路建設之初為仙游站預留了信號燈等部門設施,為他們省去了一些工程,但也正因此,在安全方面,他們整個工程都受到很大的挑戰及考驗。
由于仙游客運站是一邊通車一邊進行建設,為保證安全,在技術上,他們創造了全國首例動車既有線建設。對于他們而言,平常只是簡單的站臺建設,他們卻派出了35名人員進行安全防護,且還要經常在鐵路天窗時間(每晚11點到凌晨4點)加班趕進度。而另一個全國首例,便是第一座跨5個軌道的人行天橋建設,又稱旅客天橋。至于全國第5例,則是接觸網2級施工。為了不影響正常通車,施工隊伍只能利用鐵路天窗時間,在5個小時內完成了仙游客運站全長2公里的接觸網舊換新工程。很多時候,為了不影響進度,他們常常需要熬夜加班。
除此之外,此次仙游客運站同其他站點不同的還有雨棚建設高度,相較于其他站點十幾米的高度,仙游站兩側長達450米的雨棚水平高度不到7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避免市民被雨淋到。今報記者 戴立欽 林羅曉
福廈鐵路仙游客運站建設大事記
2011年8月,成立仙游縣楓亭鐵路辦,開始啟動征遷工作2012年年底,征遷工作設計方案通過國家鐵道部圖審
2013年5月20日,仙游客運站項目動工
2014年4月,站前廣場動工,10月份完工
2014年8月、9月,后肖、坑頭安置房陸續動工
2014年10月,站房主體工程完工
2015年1月4日,通過福州鐵路樞紐指揮部初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