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居民王澤斌如往常一樣,來到鳳城鎮吾都口袋公園鍛煉。他一邊活動著身體,一邊告訴記者,“以前這里環境很差,成天臭味熏天,現在建了這個口袋公園,路好走了,花草樹木也漂亮,再不用跑老遠去鍛煉了。”
據介紹,吾都口袋公園原是吾都村旱廁、雞鴨豬舍等臟亂差地塊。幾年前,安溪縣充分考慮當地群眾意愿,先后投入165萬元對該地塊進行環境整治,同時配套座凳、步道、健身器材、公廁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如今,吾都口袋公園已成為周邊群眾綜合性娛樂運動與休閑場所。
吾都口袋公園只是安溪縣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的一個典型縮影。據悉,近年來,安溪縣充分利用街頭閑置空地、廢棄地等邊角地帶,“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打造出“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的美好生活空間,有效滿足市民對綠色生態的向往,成為離市民最近的“詩與遠方”。2023年,城區新增口袋公園15個,立體綠化20處。
縣城市管理局市政園林股相關負責人王輝強介紹,我縣建設口袋公園把綠化空間打開的同時,更加注重功能性,設計時充分考慮兒童、老人等不同群體的需求,因地制宜配置體育健身、休憩娛樂等設施,融入本土文化特色,注入多元活力,讓市民在家門口感受一步一景。
“建成的口袋公園不僅‘接地氣’,而且‘貼民心’。”王輝強說,口袋公園點綴城區老舊空間,不僅盤活了邊角地,還串聯成了城市精致風景線,有效起到以點帶面、拆違建綠、留白增綠、老舊空間改造破硬建綠的效果,讓城市品質“內外兼修”,成為我縣建設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的新名片。
小小方寸間,滿滿幸福感。縣城市管理局局長楊文武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優化城市綠色空間布局,千方百計提高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因地制宜推進“口袋公園”“立體綠化”等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福利”。全縣計劃新增5個口袋公園,擬選址在河濱北路雁塔、縣第八小學、河濱北路C1地塊、縣沼濤實驗小學、陽光城麗景灣。
口袋公園數量增多、功能升級令人欣喜,如何讓口袋公園得到可持續的管理維護?業內人士建議,要建立管護制度并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在養護上下功夫,可聘請周邊居民擔任“市民園長”,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推進口袋公園管護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讓口袋公園實用耐用,長久發揮綠化美化、便民惠民的作用。(記者 章桂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