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泥土的澆筑,祥華鄉白玉小學地災隱患治理工程順利完工。今年來,祥華鄉搶抓施工黃金期,開足馬力、高效履約,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記者了解到,為推進祥華鄉白玉小學地災隱患治理工程,該鄉以“書記抓前期”活動為抓手,探索運用“選題、解題、破題”的“三題工作法”,深耕“書記項目”,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立足祥華鄉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聚焦‘政策破題、民生解難、保障賦能、發展提速’,挖掘和謀劃一批具有祥華特色的創建項目。”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介紹,今年以來,祥華鄉通過線上30個小微權力監督群、茶香祥華公眾號平臺,結合線下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累計打撈問題31個,精準選定祥華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和祥華鄉白玉小學地災隱患治理工程等2個“書記抓前期”項目,同時牽引推動茶產業發展、水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18個項目,全力以赴推動祥華鄉項目建設與經濟發展雙促進、共提高。
“我鄉實施定期調度,采用‘旬報告、月調度、季觀摩’調度督導機制,聯合黨建辦、項目辦、資源所等8個部門成立項目攻堅小組。”陳培源告訴記者,攻堅小組堅持按照項目化、節點化要求,將項目任務細化分解,制定立項書和實施方案,切實解決重難點地塊征收9.6畝、電力設施遷桿移線等18個工作重點課題、制約發展關鍵難題、群眾關心民生問題,讓基層黨員群眾真切感受到“書記抓前期”帶來的變化。
陳培源介紹,祥華鄉將繼續堅持走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一條路,以擴張性思維將全鄉組織優勢、干部優勢、人才優勢、群眾優勢充分整合,釋放“書記抓前期”項目乘數效應。同時不斷側重群眾增收,通過發展村級產業和文旅產業項目,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依托“萬畝茶園、千米高山、百年人字橋”文化資源,以“佛耳山”為核心圈層,串聯天心古寨、金犀祖宇、廊橋、九天圣境等周邊村景,輻射帶動沿線20個村。
今年以來,祥華鄉接待游客10萬人次,真正實現“無中生有”,將“村景”變“錢景”。陳培源表示,下一步,祥華鄉將持續深化拓展“書記抓前期”攻堅行動成果,以項目建設為支撐點,聚力攻堅破難題,奮力書寫祥華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 章梅霞 通訊員 李清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