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7日訊 30多年來,安溪茶葉機械在遵循“‘機理’服從‘茶理’”理念下研發、銷售、使用,機械化與制茶工藝融合發展,不斷啃下“硬骨頭”,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葉經濟效益。
遠紅外挑戰陰雨天初制
去苦澀、保香氣,延長保鮮期
今年,多雨的春茶采摘季節,安溪和永春縣一些茶企等,紛紛采購全天候烏龍茶初制自動化生產線,或單購遠紅外曬青設備。
曾經,茶農們要“看天吃飯”,雨天、多露水天氣不宜采制茶葉,而今只要有了機械,茶葉制作不僅不會受天氣影響,反而品質還有可能提升。
韻和機械總經理林清矯介紹,鮮葉經過遠紅外線和吹風機反復的萎凋后被輸送到儲青房進行攤青、搖青;再采用電磁殺青和微波殺青,不僅可以去除茶葉的苦澀味,保持茶葉原來的香氣,而且還提高了茶葉的保鮮期。“單購遠紅外曬青設備在30萬元左右,今年來,我們已經售出了四五臺。”
日前,佳友機械有限公司與國家茶產業體系茶葉機械崗位科學家李尚慶合作研發遠紅外線殺青設備實驗成功,再次向陰雨天氣制茶發起挑戰。該設備利用遠紅外線殺青茶葉,具有內外加熱均勻、不易焦邊爆點,香氣高且殺青葉含水率低的優點。目前,設備已在調試,不久將投入市場。
1㎡色選機勝過60個揀茶工
精制設備更高效精巧
去年來,一種小型茶葉色選機在安溪開始熱銷,占地僅1㎡,機器安裝、維護、搬運都很便捷。每小時可加工200斤干茶,相當60個揀茶工的工作量,且加工質量不亞于人工。
宏盛機械總經理楊文洪表示,大型色選機代加工點一般要租用3個店面,3個操作人,年費用15萬元以上,一臺大型色選機大約35萬元,費用很高,而小型色選機扣除農機補貼,一臺僅需2萬多元。
興安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志恩說,茶葉電商興起,對全自動真空包裝機的普及也是一大推動,因為多數茶葉電商銷售的產品為小袋茶,需要大量人力進行包裝,所以采購機械比人工費用更加合算。盧志恩正在準備開發2萬元左右的全自動真空包裝機,屆時,全自動真空包裝機將更加普及。
總之,未來在精制環節上,茶機械將向著體積小、售價低、更高效的方向前進,不斷降低茶葉生產成本。
茶園管控可望實現機械化
手機就能遠程管理
近年來,安溪縣茶園耕作中,電動噴霧器、割草機、微型翻土機等已得到廣泛運用,在茶園管理機械化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今年3月,茶葉質量與安全培訓大會舉行期間,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研究員在八馬茶業龍門寮山生產基地進行茶機試驗,雙邊修剪機、松土除草機、茶園中耕機試驗效果良好。
在高建發茶業虎邱鎮雙格村茶葉基地,茶樹正一口一口喝著從管道滴出來的水。這是一種更節水的灌溉方式——滴灌。“每畝可節水60%以上。”高建發茶業董事長高碰來介紹,這套系統與眾不同的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無需人工便可實現定時段、定任務灌溉。
這是該公司從以色列引進的一套自動化管理系統。這一系統可以對茶樹進行水、肥、藥澆灌,實現“一管三用”。記者看到,在配房內三個大罐子里分別盛著水、肥、藥三種液體。同時,這套系統還可實現手機遠程管理和系統編程。(海都記者 趙晶 通訊員 徐仰望 章財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